第四单元能力达标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牟( )取 棘( )手 缄( )默 窥( )探 雾霭( ) 媲( )美 挑衅( ) 和煦( )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胸有成竹 莫衷一是 众目睽睽 B.目空一切 相辅相存 相形见拙 C. 神秘莫测 沧海桑田 鼠目寸光 D.沾沾自喜 美味佳肴 不容置疑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 ( ) ②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 ) ③塔里木河全长1321千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 ) ④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 ) 4.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还有那摇荡的水草 ②游人从桥上望去 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④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②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旅鼠之谜》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节选自_______________ ②《大雁归来》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20分)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王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苗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②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6.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4分)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 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7.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