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语文复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能力检测(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参考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0.C  11.D  12.C  13.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