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穹庐( ) 遐思( ) 反璞归真( ) 休憩( ) 皓月( ) 2.在空白处填上准确雅致的量词。 一 愁绪 一 杂虑 一 水墙 一 海水 一 残月 一 太阳 一 清风 一 礼花 3.按原文填空: ⑴那 的浪, 的波, 的雨, 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 ⑵不管是亚洲高原上的 ,还是澳洲大陆上的 ,都将在这里 ,不管是杨贵妃沐浴过的 ,还是某原子能发电厂用过的 ,都要在这里 。 4.下面与其他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月光和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B、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呼疾走,翻腾飞跃。 C、我立即被冲洗得没有一丝愁绪,没有一星杂虑。 D、倒是水雾那几只海鸥在悠闲的盘旋着,打着浪尖。 5.仿写比喻句。 ⑴例句: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冲锋陷阵的大军。 ⑵例句:赶来来脚下时变陡立成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像一匹扬鬃跃蹄的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 6.文中写道,“我”返回时,“船在月光下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作者由此想到了 ,想到了 ,想到了 。 读选文,回答问题: 眼前这哪里是海呢?只有水,水的天,水的地,水的色彩,水的造型。那如花灿开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呼疾走,翻腾飞跃。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冲锋陷阵的大军;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赶来到脚下时便陡立成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像一匹扬鬃跃蹄的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圆溜溜的礁石上,顷刻间便化作了点点水珠和星星飞沫。还不等这些水珠从礁石上退下,又是一排水墙,又是一声巨响,一阵赶着一阵,一声接着一声,不休不止,无穷无尽。倒是水雾里的那几只海鸥在悠闲地盘旋着,打着浪尖。我站在礁石上,任海风鼓满襟袖,任浪花打湿鞋袜,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我立即被冲洗得没有一丝愁绪,没有一星杂虑。而那隆隆的浪,滚滚的波,那浪波与礁石搏抖的音乐,又激荡起我浑身的热血。海啊,原来是这个样子。 7、“那如花灿开的浪……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这一句描写了水的不同状态,其排列的顺序是 。 8、从文中找出比喻、拟人、排比句各一句。 比喻: 拟人: 排比: 9.“我站在礁石上……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齐涌过。”一句中,为什么说清风碧波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涌过我的五脏六腑? 10.概括段意。 第二部分: (一) 心中的芦苇(2004年江西试题)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物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 A (摇撼 摇动 摇曳),蓬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斯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①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王的不归路,他抽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在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 B (消失 弥散 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西雨和茸茸的芦花织在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直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人是孱弱②的,就像一要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要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有删改) (注:①荆轲:战国末刺客。因刺秦王赢政未遂被杀。②孱弱:瘦弱,软弱。)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瘠土( ) ⑵涟漪( ) 12、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A”、“B”两处。 A处: B处: 13、从文中找出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的两个句子。 ⑴ ⑵ 14、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⑴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 ⑵人只不过是一要挟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15、请简要概括第⑥段的内容。 16、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