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九江市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甲为课内阅读,乙为课外阅读,请自行选择答题)
    【甲】 课内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1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1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咸:( ) 足:( ) 诣:( )
    1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15、语段中村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用原文回答)
    【乙】 课外阅读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其上为睥睨②梁木丽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④,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认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⑤,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⑥,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⑦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⑧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永州八记》
    【注释】 此文是作者写于被贬永州时所作。①垠:边际,尽头。 ②睥睨(pìnì):土墙。③箭:竹。④数(cù):密;偃(yǎn)仰:俯仰。⑤中州:中原,指黄河流域;夷 :古时候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永州。 ⑥ 伎:同“枝”。⑦倘:或许。⑧楚: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注:“木丽”为一个字)
    1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1分)
    其上为睥睨梁木丽之形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径:( ) 已:( ) 诚:( )
    1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14、本文第一段以什么为线索,运用了记叙、描写,突出小石城怎样的特点?(2分)
    15.文末为什么作者说“余未信之”? 其中暗喻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6分)
    净叶不沉
    李雪峰
    ①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书耕作,从来不传不闻流言蜚语,不招惹是非,但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人用恶言诽谤我,用蜚语诋毁我。如今,我实在有些经受不住了,想遁入空门削发为僧以避红尘,请大师您千万收留我!”
    ②释济大师静静听他说完,微然一笑:“施主何必心急,同老衲到院中捡一片净叶你就可知自己的未来了。”
    ③释济带年轻人走到禅寺中殿旁一条穿寺而过的小溪边,顺手从普提树上摘下一枚普提叶,又吩咐一个小和尚说:“去取一桶一水瓢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