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母亲讨债 那是一个除去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全家人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前年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陈家满目窘迫、凄凉,唯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个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惊恐,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令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一口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的病已经好了,家境已大大改善。”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挣钱,等凑齐了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么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一辈子也不安心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0.本文的“母亲讨债”与一般人的讨债有什么不同?请根据全文概括回答。(4分) 11.文中画线句子中“母亲”为什么要“咬咬牙”说?简要分析。(3分) 12.请找出文中“我”在“母亲讨债”一事中,对“母亲”的态度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 13.结尾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所作所为的感动和敬意。那么你认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概述。(4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②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②沟洫(xù):沟渠。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 (3)及鲁肃过寻阳▲(4)自谓可将十万▲ 1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C.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D.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17.刘羽冲因为多次失败认为是“古人欺骗了他”,请你根据(乙)文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并以刘羽冲好友的身份劝说他如何正确面对失败。(5分) 四、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甜,有时苦,有时幸福,有时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和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