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3、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的“真意”指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蔽林间窥之( ) (2)驴不胜怒,蹄之( ) (3)虎因喜,计之曰( ) (4)因往晓之( ) 2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放之山下/大言数主之失 B.尽其肉,乃去/乃记之而去 C.日月星宿/终日不成章 D.亦不能有所中伤/中通外直 2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吃驴前,老虎大发威风,用足令百兽魂飞魄散的一吼一纵震慑住对方,让驴乖乖就范。 B.甲文用象征手法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的形象和知己知彼、做事马虎的老虎形象。 C.忧天者“喜”是因为开导者的话很有说服力,讲明他所忧之事,解除了他的忧患。 D.开导者认为,地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充满了土地,没有地方没有土块。 2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四、作文。(35分) 阅读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需出现,可用虚拟名称替代。 新人教版2015初一下期语文半期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 1——7CDBDDCB 8、(1)惟吾德馨 (2)濯清涟而不妖 (3)积伶积俐; 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1)示例:涌动着学习的热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2)示例:《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野天鹅》等 (3)示例:童话故事接龙、童话剧表演、制作童话卡通人物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