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为什么?(3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0~13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阑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ā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0.选出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即更刮目相待(重新)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B.虽人有百手(虽然)今客鼓此(弹奏) C.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跑)宾客意少舒(稍微) D.以为妙绝(绝妙)酷类其声耳(像)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甲文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乙文中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在邻媪听来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C.甲文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艺人表演之“善”,属于正面描写。 D.乙文乔山人对知音的难觅表现的无比沮丧。 1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3分) (三)课内阅读(6分) 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 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可如今风越刮越猛。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儿遮蔽。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我躺下,又站起来。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1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天使的礼物(刘继荣)(14分)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