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人教版2015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考测试卷(含答案解释)(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5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5)遂反溯流逆上矣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1)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10.你读了本文深受什么启发?(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1.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有识天气的作用。
    12.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列数字B.打比方C.举例子D.下定义
    13.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形状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1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天气谚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天气的谚语?请写出两条。(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橡树之谜
    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因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在森林中兜转。
    ②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