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凝聚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5、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2分) 16、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_____,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3分) 17、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流传千古的名诗,你能默写出诗的前两句吗?(2分) 18、本文结尾所说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3分) 19、有人说,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3分) 三、文言文(15分) 20、补写诗文(4分)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2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可据理臆断欤 C.尊君在不D、不亦颠乎 2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3——25题(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1分)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②是故古之王者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如是再啮如其言B、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 C、湮于沙上于我如浮云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可以为师矣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四、作文。(40分) 23.题目:_________,谢谢你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得到许多关心、帮助,我们要感谢的也许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许是一件事、一个物……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感谢那些给我们生命以帮助的人、事、物吧!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从生活中选材,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标点使用规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