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2014人教初一上学期语文第6单元练习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到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最后伤心崖止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9、找出文中与老斑羚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相照应的句子。(2分)
    10、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我”目睹老斑羚们从容走向死亡的心理感受。(2分)
    11、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3分)
    12、为什么“镰刀头羊”完成自己的使命后,仍“迈 着坚定的步伐”“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作者这宋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二)中国的牛(12分)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奈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是泥又是水了。正在踌躇的时候,带头的那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扣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的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的时侯,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着一个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的默默劳动中,人便得到应有的收成。那时侯,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在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席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的斗牛,全身精力。这就是中国的牛。
    13、“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的含义是什么?(3分)
    14、怎样理解“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这句话?(3分)
    15、解释下面几个词语的象征意义。(3分)
    (1)印度的牛:
    (2)荷兰乳牛、日本肉牛:
    (3)西班牙斗牛: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A、第1段中“特别”的意思是“特殊”。
    B、作是写中国的牛“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品嫩草”,写它“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在身上的苍蝇”,意在说明它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没有更高的 生活要求。
    C、作者希望中国的牛可以像西班牙牛一样,充满斗争的精神。
    D、作者把中国的牛和印度的牛相比,显示出中国的牛踏实、稳重、不招摇的特点, 带有中国的广大劳动者的性格烙印。
    E、全文短小精焊,虽然表面写牛,实际上写出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无限热爱,是对默默奉献者的一曲赞歌。
    (三)(17分)
    屠大窘,(      )前后受其敌。(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      )(      )其下,(      )担(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      )狼首,又数 刀(      )之。方欲行,转视(       )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放诱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