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重点 第六课《黄河颂》 1.作者(光未然)及作品。 2.内容:A、写黄河是摇篮,历史贡献大;B、写黄河是屏障,地理优势;C、写黄河有肩膀,贡献伟大。 3.主题: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4.写法:A、呼告的手法。B、反 复、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5.语言特点。 第七课 《最后一课》 1、文体(小说)、作者、主人公(小弗郎士)、主题(爱国精神)。 2、理清故事情节。 3、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A、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人物。B、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C、起到深化小说主题 的重要作用。 4.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5.重点研读的段落:第20、21、24——29段。 6.人物思想性格。 7.写法:A、对比。B、前呼后应。C、以小见大。D、烘托手法。 第八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 的国民》 1.文体(抒情散文)。 2、理解写作背景,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3、掌握比喻义:(重点) (1)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 (2)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3)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4)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5)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6)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7)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4、找出“道路”、“境界”、“旅途”、“征人”、“崎岖险阻”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第九课 《土地的誓言》 1、文体(抒情散文)、作者:端木蕻(hóng)良,“东北作家群之一”。题意:我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2.主题:爱国。 3.写法:A、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B、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写法。C、用呼告的手法,变换称呼。D、想象、联想丰富。E、用大量的形容词,生动形象 。 二、重点阅读: (一)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杆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崖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划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指的是: _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3.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 ) A.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D.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 4.作者怎样描写习字课上的安静? 5.划线句③是______(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气氛。(2分) 6.划线句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这两段文字给读者的教育是( ) A.集体主义教育 B.认真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教育 (二)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祈祷( )( )惨白( )哽住( ) 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什么?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6.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7、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的 思想感情。 8、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9、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10、“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11、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12、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 13、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表明了他和法国人民 。 14、“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 (三)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 的圆体字“法兰西”,“阿萨尔斯”,“法兰西”,“阿萨尔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 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 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 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 话唱歌吧!” 1.这段文字是对教室什么 的描写?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是交室里在座的人的学习态度的描写。B.是对教室气氛的描写。 C.是对先生讲课情况的描写。D.是对教室里在座的人的介绍。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那种人物描写的方法?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肖像描写 3.“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一句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心情? 第二单元: (一) 1.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 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解放 2.对敌人的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3.C 4.主要从听觉上写,钢笔轻响,鸽子低叫,金甲虫受冷落。 5.细节 爱国 6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 7.C (二) 1.①韩麦尔②动作③韩麦尔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2.①小弗郎士②心理描写③对敌人禁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五、(一)1.qí dǎo cǎn gěng 2.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3.“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地教,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的情 况下敲响了,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人选择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增强了悲怆的气氛。5.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D 6.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7.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语言;动作;神态;爱国主义 8.最后 一堂法语课结束了。 9.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10.心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崇敬。 11.他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 12.热爱祖国,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 13.哽住;呆;靠 14.强烈的爱国精神。 15.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三)1.B 2.B 3.痛恨侵略者,嘲笑他们的愚蠢。 对于这个问题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