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人教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  一  部  分
    (1~6题 18分)
    1.下面加着重号词语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菜畦(wā)     澎湃(pài)      嫉(jì)妒      回环曲(qǔ)折
    B.吞噬(shì)    斫(zhuó)痕     阴霾(mái)     相得益彰(zhāng)
    C.彷(páng)徨   磐(pán)石      蓦(mù)然      叱咤(chà)风云
    D.眼睑(jiǎn)   恍(huáng)惚    抽搐(chù)     满目疮(cāng)痍
    2.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故是高高兴兴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D.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堕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B.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
    C.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D.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4.请为下面的语句排列正确的顺序,使之前后连贯。(2分)
    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③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④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⑤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正确的顺序为: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未至,                    。(《夸父逐日》)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4)                    ,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故园东望路漫漫,                      。”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自己此种感情的句子是“                            ,何人不起故园情”。
    6.综合学习。(共4分)
    ①马是人类的朋友,人们情不自禁用诗文来形容它,请你按要求回答。(2分)
    有关马的成语:                有关马的传说:
    ②马是画家的爱物,下面这幅是名扬天下的国宝,请从艺术特色和象征意义等方面,为这幅画写一段解说词。(2分)
    第  二  部  分
    (7~23题  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5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这首诗写诗人春游时所见到的情景,前两句写的景象有:                和
    ,后两句以                   衬托闲淡宁静之景。(3分)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B.这首诗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独自怜悯的意思。
    D.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3分)
    【甲】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 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②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③。一丝而累④,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⑤织也,则捐失⑥成功,稽⑦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⑧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⑨?”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释】①捐:丢弃,舍弃。②“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③成于机杼:(倒装句),在织布机上织成。④一丝而累: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⑤斯:此,这。⑥捐失:即失去。⑦稽:迟延。⑧懿(yì):美好(多指德行)。⑨何异断斯织乎:(倒装句)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异:不同。
    9.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妇抚儿乳   乳:                    (2)还以与妻   以: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译文:
    11.下列各组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2分)………………【    】 【    】
    A.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归来见天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众宾团坐/稍稍正坐                   D.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12.下面哪个词语用来形容甲文描写的口技表演最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
    A.栩栩如生    B.惟妙惟肖       C.足以乱真     D.生动逼真
    理由:
    13.乙文第①段,乐羊子妻批评丈夫                     的错误。为了说服丈夫,她引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是                  和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10分)
    蜘    蛛
    (1)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一场不算小的雨使走廊与小园子立刻呈现出一幅肮脏不堪的样子。
    (2)我提了一桶水,正想冲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墙的地方,我发现了一只蜘蛛。它挺着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从污染着泥水的地面上朝着干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便抬起脚来,想把它踩死。
    (3)我之所以讨厌蜘蛛,是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张起网来捕捉小虫。大小蛛网上挂着小虫的残骸。无论是怎样整洁的房子,一有了蛛网,就会令人生厌,令人觉得这个屋子里的主人不勤于打扫。因此,每当我拿了扫帚,或是竹竿,清理隐藏在角落里的蛛网时,总是生气地想把它们赶尽杀绝。
    (4)我抬起脚来,心想,这一回,这只落难的蜘蛛是死定了;而它自己似乎也知道自己正面临生死关头。它略一迟疑,便拼命地挣扎着,艰难地向墙角里爬。
    (5)不知是一种什么意念,我抬起的脚竟没有踩下去。我看到它那样惊恐,那样吃力地爬着,顿然萌生了恻隐之心。我很快地挪开了脚,怔怔地注视着它,对于自己想弄死它的念头,反而感到不安起来。
    (6)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平时,连一只小蚂蚁都不愿随便加以伤害,何况是一只正在困难中挣扎的蜘蛛呢?
    (7)它奋斗的意志,是那样坚韧。单凭这一点,我便不该有伤害它的心理。无论如何,蜘蛛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虽然它不受人们的重视,可是它也应该有生存下去的权利,不是吗?它到处结网,原是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是为了经营生活,我怎能够对它心存厌恶呢?于是我找到一根竹竿,把它从地面挑起来,送到干燥的地方。它安静地爬走了。我静静地看它爬走的背影,那神态,使我心中感到无比的舒坦。
    (8)雨过天晴,空气特别新鲜。晚霞映照着我的屋子,走廊上洒满淡淡的金黄。我怀着满心的喜悦,站在走廊上欣赏这难得的傍晚景致。
    (9)突然,我抬起头来,看到屋檐下又新结了一个网。蛛网在夕阳的光辉映照下,是那样明显:那织着多角形的网,由疏而密;有着鼓鼓肚皮的蜘蛛,坐在中央,它偶尔动弹一下,蛛网便在夕阳中微微晃动,显示出那是一个多么安逸而优美的处所。
    (10)我凝神注视着蛛网,心中想着,不知道这只蜘蛛是不是就是我本来想要弄死的那一只?如果是,那它真是够幸运了。它原该死在我的脚下,却由于我一时的怜悯,使它得以逃生。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现在对于蜘蛛,反而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它。其实,蜘蛛织的网,点缀在屋檐下,只要你肯用另一种眼光,从某种角度去欣赏,它将会是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呢。
    (11)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只看到蜘蛛令我讨厌的一面,从没有发现它也有可爱的一面呢。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那巧妙地织成的网,在满天晚霞的衬托下,是多么动人啊!大自然里隐藏着纯洁和恩惠,我竟然都把它给忽略了。直到这一刻,我才深深地领悟到:原来,太阳、风雨、草叶、昆虫……全都是造物者为了愉悦我们而安排和使其存在的,问题只是看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赏,如何去发现和爱惜它罢了。
    14.请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作者对蜘蛛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厌恶——              ——理解——
    15.若将选文第(7)段中划线句改为“我不能够对它心存厌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6.请阅读选文(5)—(7)段内容,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认为不该伤害它的原因。(2分)
    (1)选文第(5)段中“我”看到它                                          。
    (21)选文第(7)段中“它”                                              。
    17.文章第(10)段中“只要你肯用另一种眼光,从某种角度去欣赏,它将会是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呢。”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所提供的自然物中,选择一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看法。(4分)
    示例:气球
    第一种眼光:你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换一种眼光:吹得越大,越接近毁灭的边缘。
    备选的事物    风筝、仙人掌、竹子、筷子
    所选事物:
    第一种眼光:
    换一种眼光: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2题。(14分)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骆非翔
    (1)那一年,他去西藏八宿的一个小乡村支教,在那里支教两年后,他就可以顺利地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2)初入校门的那一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两排,向他敬礼。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3)他留了下来,教他们语文、数学、自然、生物,教他们认识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4)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乡里,最远的孩子甚至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个住在最远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脸,漫着两坨高原红。据说,他是这个学校最穷的学生,学费一直都欠着。他们家里只有一匹马,是整个家唯一的生活来源,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春天来的 时候,偶尔还能接上几个观光客。
    (5)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却很特别,有点怯怯的忧郁,忧郁中透着惶恐,惶恐中又露着一丝坚定。在这个偏僻的小乡里,他见到的眼神是整齐的,老人孩子都一样,单一而纯净,惟独这个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内容。
    (6)雪大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无法再找到道路。家远的孩子只能留下来,住在老师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几个孩子。
    (7)那个晚上,孩子们在他的允许下翻看他的东西,并抱着他的吉他乱弹。只有也措,那个忧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他的初恋女友大一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虽然毕业前他们已经分手,但他还是一直保存着这只好看的音乐盒,它亦是他反复拾取的快乐。他来了之后的那些日子,总是不停地打开它,听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的曲子,听到泪眼模糊,直到有一天,发条崩坏了。
    (8)此刻的也措正抚摸着那个音乐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忧郁。他走过去,问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9)“不。”也措的话也总是那么少。
    (10)“它叫音乐盒,一翻开盖就会唱歌。”
    (11)“是谁送给你的?”也措居然问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问题。
    (12)“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但是现在坏了,要不就可以让你听一听了。”对着孩子,他还是撒了谎。
    (13)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14)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听到学校后山的树木折断的声音。等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到门前的花圃被雪盖住了,操场的树,枝干被雪压断了许多,远方除了雪还是雪,除了白还是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15)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从第二天晚上开始,也措便开始想家了,听到半夜风雪沙沙的声音就哭了,他不由把他搂在怀里问:“想妈妈了,是吗?”
    (16)“我要见阿妈。”也措一开口,泪水又掉了一串。
    (17)他鼓励孩子:“也措,老师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老师一年只能见一次妈妈,老师也很想妈妈,但是老师都不哭,不哭了好吗?”
    (18)也措看着他,停止了哭泣。第三天黄昏,也措的母亲骑着马来到了他的宿舍门口,接走了也措。
    (19)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过年的时候,雪已经封了路,他很想家,却没有能够回去。
    (20)终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阳光有了暖意,他听说不远的镇子开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来是通 了,但是他却没有时间回家,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学了。
    (21)也措也来了,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看着他,总忍不住想笑。依旧不爱说话,总是偷偷地看他。
    (22)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没有人为他庆祝,他孤单地为自己点燃了蜡烛。可是三天后,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包,邮包是从北京寄来的,拆开来,竟然是一个音乐盒,比他那一个还要漂亮。音乐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着,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23)信是北京的一个陌生人寄来的,那人在信中说,他在前一个月来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个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牵着家里的马送他进山,却没有收他一分钱,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4月初给他的老师寄一个音乐盒当做生日礼物,因为,老师的妈妈送给老师的音乐盒坏了,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妈妈了……
    (24)他只需在那里支教两年的,但是他却整整呆了六年才回去。走的时候,他把那个珍贵的、曾经穿越风雪来陪伴他的音乐盒送 给了也措——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大孩子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0年第2期)
    18.第(21)段划线句子中关于也措眼神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答:
    19.支教老师原来计划“支教两年”却最终“呆了六年”;也措家平时依 靠一匹马获得“唯一的生活来源”,但是也措“却没有收”北京陌生游客一分钱。对他们的矛盾行为,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答:
    20.文章多处直接或间接地描写了大雪,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21.请简要概括也措是个怎样的小男孩。(3分)
    答:
    22.文章标题“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意蕴丰富,试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三  部  分
    (23题  40分)
    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题目一: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这个学期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这个学期,我收获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要求:①若选择题目一,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定,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初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2分)
    2.C(A项“故”应为“固”, B项“躁”应为“燥”,D项“堕”应为“坠”)(2分)
    3.(2分)B   4.(3分)②⑤③①④
    5.(1)道渴而死(2)青草池塘处处蛙  (3)赏赐百千强  (4)苍苍竹林寺  (5)双袖龙钟泪不干   此夜曲中闻折柳
    6.①示例:马到成功,伯乐相马(详见课本229页,有错别字不得分)(2分)
    ②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绘画风格的象征,更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画上的奔马,自由奔放,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中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3分)
    7.涧边幽草 深树黄鹂(2分)飞转流动之势(1分)
    8.A √  B √  C ×  D√
    9.(1)喂奶  (2)把
    10.(1)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根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一种声音。
    (2)羊子被她的话所感动,又回去修完自己的学业。
    11. BD(4分)
    12.C  其他三项只强调了“像”,只有C项能反映出到了真假不辨的程度。(2分。选对C,得1分;
    13.行路拾遗  不饮盗泉之水  不食嗟来之食
    14.同情(怜悯)、欣赏(赞赏)(意同即可,每处1分,共2分,错别字扣分)
    15.(1)它总是会张起网来捕捉小虫。(2)整洁的房子一有蛛网就会令人觉得主人不勤于打扫。(每处1分,共2分,直接用原文也可)
    16.(1)那样惊恐.那样吃力地爬着(或“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他有生存下去的权利”)(2)奋斗的意志,是那样坚韧  (每处1分,共2分)
    17.(4分)合理即可,每一种看法满分为2分,语意牵强酌情扣分。(①答出两种角度,但无象征性哲理,而只是浅层次的描写性的语句的1分;②选择“风筝”有机械地模仿例句的得1分)
    示例:风筝:你的志向在蓝天/飞得再高命运仍然掌握在别人手中。
    仙人掌:只有你才能在沙漠中绽放青春的风采/浑身是刺,别人怎么与你相处?
    竹子:永远虚心向上/外表再美也不能掩饰胸无点墨的空虚。
    筷子:吃尽了人间的千辛万苦/一辈子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被别人掌握。
    18.也措眼神由“忧郁”到“欢快”的变化突出了他快乐的心情(1分)。情节上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为下文北京的陌生人给老师寄音乐盒做铺垫(1分)。
    19.受也措的影响,支教老师改变了“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的初衷(1分),体现了支教老师为藏区孩子而无私奋奉献的精神(1分)。
    20.照应了题目(1分),渲染了高原环境的恶劣(1分),交代了也措和老师不能正常回家的原因(1分),突出了支教老师的形象(1分)。
    21.也措:外表普通而憨直,内心执着而坚定。(1分)他有着对生活的追求和感恩的心。(1分)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惧困难的精神。(1分)
    22.表层意思是因为音乐盒是从北京寄来的,它穿过了雪山,来到了西藏(1分),深层意思是音乐盒战胜了风雪的严寒,给人带来温暖和爱意(1分),它真切地表达了藏区孩子们对支教老师浓烈的热爱和感恩之情(1分)
    23.作文参见中考阅卷标准。
    注:凡主观题意思对即可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