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诗词鉴赏训练题(第4册)(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A、上片以委婉含蓄的手法,写秋凉情景,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苦苦思念之情。
    B、“销”流露了词人的百无聊赖;“凉初透”暗示了气候的寒冷。
    C、下片写重九感怀,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D、“销魂”,深化篇首“愁”字,由“愁”而致人瘦,见出离愁之苦,物我交融,创意极美。
    6、选出对李贺《雁门太守行》赏读有误的一项: (C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上句写敌兵围城,军情危急,下句写将士甲光赫耀,士气高昂的情景。
    B、第二联以强烈的声响和浓艳的色调勾画了一幅接战前夕特有的肃杀氛围。
    C、第三联多侧面的描写了悲壮惨烈的血战场面,暗示将士疲惫,战争失利。
    D、第四联以慷慨赴难作结,讴歌了广大将士爱国忠君、誓死如归的可贵品质。
    7、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 (D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列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8、选出对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赏读有误的一项: (C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前三句一词一景,勾勒出古道之苍凉,西风之萧瑟,瘦马之疲惫,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
    B、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一语是全篇的主旨。
    C、景物描写,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正面有侧面,笔法灵活。
    D、全曲用托物寄情的写法,道出了悲秋之感,怀古之情,伤离之绪。
    9、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赏读有误的一项: (B)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前三句描绘潼关周围的景色及形势。“峰恋如聚”写众峰耸立;“波涛如怒”言黄河汹涌。
    B、“望西都,意踌蹰”引发感慨,既有对秦汉盛世的怀念;又有对王朝更迭的惋惜。
    C、曲末四句,精警遒劲,用极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词人对历代受苦受难民众的深切同情。
    D、这首小曲借“怀古”讽今世,鞭笞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