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诗歌鉴赏解题技巧(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感情。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参考答案】
    1.(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
    2.A。分析:读诗词,需了解词人所用典故的含义,该词中,“觅封候”是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出作者自己报效祖国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并非是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