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公大笑乐”?(4分) 2、“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请你谈谈妙在何处?(4分) 3、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分) 陈太丘与友期 一、解释加点字。(16分) (1)与友期行 期: (2)去后乃至 乃: (3)元方入门不顾 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至: (5)下车引之 引: (6)尊君在不 尊君: 不: 二、翻译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分)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分)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2、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4分) 3、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4分)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卷答案 三、 1、(1)因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谢太傅“笑”前喻,“乐”后喻(3)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3、“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三、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2、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3、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