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①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3.D 4.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勤学苦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要符合思乡的诗,即可) (十一)1.①私下②总是(常常)③入迷④安祥的样子2.C3.C4.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十二)1.①“蚤”同“早”②“亡”同“无”2.①哀痛到了极点②更③谁④过失,错误3.(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4.不迁怒,不贰过 (十三)1.C2.D3.B (十四)1.①计较②听③这④还,还是2.①-----C;②----------A;③---------B。3.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气量。4.略。 (十五)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十六)1.拿用鞭子打2.B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 (一)1、“顶多”一词,表示了一种肯定的语气,暗示出对“习惯”的默认;“默契”一词是从词义上来讲,有“约定、协定、一致的看法”的意思,与“习惯”的含义相近。 2、①是表现了一种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的景象;②侧重表达孤单、悲凉的内心感受。 3、人与人之间本应拥有的友善和温情却被冰冷和淡漠取代,让人感到奇异、不解,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渴求和呼唤。 (二)1、因为它被看成是轻贱的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