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寂寞(mò)吐蕾(lěi)嫌恶(wù)可鄙(bǐ)惊惶(huáng)瑟缩(sè)虐杀(nvè)堕落(duò)诀别(jvé)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笑嘻嘻(xī)
    苦心孤诣毫无怨恨无可把握恍然大悟不可抗拒形影不离无可挽回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步履蹒跚相委而去诚实守信聪颖机智
    3、课文内容把握。
    ①《风筝》以饱含哀伤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毁坏童年的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心,也告诉人们游戏事儿童的天性,应当加以保护。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二、针对性练习
    (一)默写:
    1、请写出《咏雪》中父、兄、妹咏雪的三句诗句:
    ①
    ②
    ③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如下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期行②去后乃至③尊君在不④门外戏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是有理还是无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期)去(离开)委(委任)信(信用)
    B.期(约定时间)去(离开)委(舍弃)信(信用)
    C.期(日期)去(到……去)委(舍弃)信(相信)
    D.期(约定日期)去(去往)委(委托)信(相信)
    3.请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
    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家君:
    4.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参考答案
    1.C2.B3.①即”令尊“,指代陈太丘②”君“即”您“指代友人”家君“即”家父“指代陈太丘4.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