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理解。 四、古诗文阅读(21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7—24题 (一)秋风引(4分)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6.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分) 17.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2分) (二)五柳先生传(10分)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⑴?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_________ ) (2)性嗜酒(__________ ) (3)造饮辄尽( __________ )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3分) (三)雨雪不寒(7分)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公被狐白②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①霁:雨雪天晴。②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③闻命:听从教诲。 21.解释加点字。(2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公被狐白之裘( __________) (2)逸而知人之劳( __________ ) 2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齐景公是怎样的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