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一)语言运用 7、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2分)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 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8、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9、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宇乐天;“歌一曲”指自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11、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以及所蕴含的哲理(或新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