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学生阅读回答后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势\\\"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讲解后可采用范读或指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3.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明确: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4.组织讨论本文所要表现的中心意思。 讨论时教师引导:本文通过对斑羚的细致描写,热情赞颂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歌颂了斑羚的身上所体现的可贵的整体精神。 六、课堂活动。 1.引导学生回忆,讲述生活中曾见过或者做过的保护小动物或残害小动物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所讲故事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备学生)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的技巧上,学会运用,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作文思维能力,即选择生活中的题材,表达某一个道理或某一种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的生动词语、优美句子,整理到笔记本上。(A)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C) 3、完成课后练习二。(B) 板书设计: 一、斑羚身陷绝境(1-4) 二、峰回路转 彩虹出现(5-7) 准备飞渡(8-9) 三、斑羚飞渡 试跳成功(10) 全体飞渡(11-16) 四、走向深渊(17-1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