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2、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3、了解作者热情赞扬的动物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本文故事性强,扣人心弦,学生自然会有浓厚兴趣,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三、学生齐读\\\"自读提示\\\",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四、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同时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字词:(目标1) 对峙:山与山相对而立。 进退维谷:维,文言虚词;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通然不同:迎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娴熟:熟练。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2.细读全文,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3.熟读全文,结合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目标2) 明确: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门一叶段):写班羚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 第二部分(5--9段):彩虹出现,斑羚准备飞渡。 第三部分(10一16段):写斑羚飞渡,重点写试跳成功。 第四部分(17-18段):写头羊从容走向深渊。 五、品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目标3) 1.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是怎样说清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