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 ①课文朗读。 ②全班齐读课文。 ③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 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 盛名--蹂躏--呵责-- 逆来顺受----迷醉--沉醉-- 四、目标的完成过程。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④怎样理解\"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辛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6)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居里夫人的人格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 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2.指名回答问题。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