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如课文里的句子:“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连用了“仿佛”“已经”“满”三个副词,修饰表示判断的动词是“是”。“仿佛”表示情势,好像、似乎的意思;“已经”表示完成;“满”表示程度深。这句话,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连用了“仿佛”“已经”“满”三个副词,修饰表示判断的动词是“是”。“仿佛”表示情势,好象、似乎的意思;“已经”表示完成;“满”表示程度深。这句话,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累累,用虚写开拓了诱人的丰收美景。如果不用这几个副词,句子变成“树上是桃 儿、杏儿、梨儿”,就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了。 划出下边句子里的副词,并说明各用来修饰什么词。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3.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齐排列着。 注意下边句子里红字的词。 1.这篇散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欣赏大自然或者读写景抒情的文章,都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3.只要反复诵读,就可以把课文背熟。 第1句“和”连接“希望”“力量”,表示并列关系。第2句“或者”连接“欣赏大自然”“读写景抒情的文章”,表示选择关系;第3句“只要”表示条件,和副词“就”配合使用。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词,叫做连词。常见的连词还有:同、跟、而、并且、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因为、所以,等。 试在下列各句填上适当的连词。 1.代表们讨论___通过了这个议案。 2.我急得双脚跳,____他还在呼呼睡大觉。 3.事情____不好办,______我们也要努力把它做好。 4.______大家不断的帮助他,_______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5.______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的表达了某种感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写出了颜色,视觉;“两个黄鹂鸣翠柳”,写出了声音,听觉;“踏花归去马蹄香”,写出了气味,嗅觉。观察就是要五官一齐开放,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生活,经过加工,构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