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默读课文第3.4、5、6段。 思考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同学讨论,明确。 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5段)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H层(第6段),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按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边看课文,边境表。可以补充每一类云的“位置”一栏。 ┌───────────┬─────┬────────────────┐ │云种类│ 云的形状 │位置 │天气的情况 │ ├───┬───────┼─────┼────────────────┤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 ├───┼───────┼─────┼────────────────┤ │卷积云│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 ├───┼───────┼─────┼────────────────┤ │积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 ├───┼───────┼─────┼────────────────┤ │高积云│像羊群 │2000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 ├───┼───────┼─────┼────────────────┤ │卷层云│仿佛白色调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 ├───┼───────┼─────┼────────────────┤ │高层云│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 ├───┼───────┼─────┼────────────────┤ │雨层云│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 ├───┼───────┼─────┼────────────────┤ │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 │马上就会下暴雨 │ └───┴───────┴─────┴────────────────┘ 由上面云的位置、厚薄和天气的关系与第2段是相照应的。“象征”“预兆”用词准确。 问:如何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