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体感知 1.分别范读,或放课文录音,给学生扫清生率障碍 盂(yú)稽(jī)懿(yì))杼(zhù) 2.文学常识 (l)《列子》 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把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后汉书》 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南朝范晔撰,本书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的历史著作,归纳总结而成,自成一家,人们将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两小儿辩日》 (l)请同学们自读文章,对照课后注释流通文章意思。(注意几个词 辩、斗、沧、汤、为) (2)请一位同学来串讲文章,其他人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段)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起因)。 第二部分(2—5段)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争论。(经过) 第三部分(6—7段)孔子不能决断谁是谁非。(结果) (3)两小儿观点相反,各自依据是什么? 明确并继续提问(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近,日中离人远,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远,日中离人近,根据温度来判断的),二人的争执虽都不正确(早晨太阳大是人眼的一种错觉,中午温度高是由于太阳直射),但是这一行为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样的精神? 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学习《乐羊子妻》 (1)学生自读文章,疏通文意(注意遗、捐、趋、引、累、稽、亡(同无)、懿(yì)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作者共选取了几件事? 两件,乐羊子的妻子用“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劝谏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乐羊子妻以织为喻,规劝丈夫积学求知。 (3)通过这两件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乐羊子妻规劝丈夫拾金不昧和积学求知,赞扬了乐羊子妻的高尚品德,启示读者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过游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五)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六)板书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