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有衣服的小。 生:衣服也许被雪水浸湿了,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更增加了冷的程度。 师:对,当时红军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行军的? 生:天气很冷。 师:请同学们看书,画出关键性的词语。用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 (学生自读 1 、 2 自然段,画重点词) 生:从“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呑掉”等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很恶劣。 师:“冰坨”是什么意思? 生:水或含水的东西冻结成的硬块。 师:对!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人要生存下来,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要保暖。 生:要棉衣。 师:军需处长在部队是管给养的,衣服、干粮等都要经过他的手。他有没有条件满足自己? 生(齐):有。 师: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生:部队装备很差,缺少物资。 生:因为棉衣少,他就让给了别人。 师: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让给别人的岂止是棉衣,那是生的希望啊。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感人的品质!请同学们朗读第 7 自然段。 (学生朗读) [赏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在具体环境中去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的可贵,披文入情,简捷明了。 三、反复揣摩,感悟“丰碑” 。 师:将军发现了已经牺牲的老战士,从不知道他的身份,到弄清楚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的神态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大家默读 8 - 12 自然段,读后请一些同学来谈谈你要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收获。 (学生默读 8 - 12 自然段) 生:课文为什么写将军的神态变化? 师:如果你就是将军,当你看见自己的战士因衣服太单薄而被冻死的时候,你心里会怎样想? 生:非常愤怒! 师:对谁愤怒? 生:军需处长。因为他不负责任。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将军愤怒的神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