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扁鹊见蔡桓公(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写法。 3.练笔。 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1 2。 2.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请一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另一优生表演,以激起兴趣。 三、学习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 学习方法: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抽查二位学生 归纳:按时间顺序。 3.提问: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 独立思考,抽查回答: (l)君有疾在膝理,不治将恐深。 (2)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提问:课文描写蔡桓公的哪些言行,表现他的讳疾忌医? 讨论并归纳: (l)"寡人无疾"表现蔡桓公固执、自信。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表现对医生猜忌、反感。 (3)不应"又不悦"说明对医生冷淡、反感,拒之千里之外。 5.提问:蔡桓公讳疾忌医的结果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桓侯遂死。 5提问: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6.请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三、小结 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 四、练笔 根据课文的中心,自己写一篇体会,谈谈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 抽几份班上交流。 五、板书 扁鹊见蔡桓公疾在腠理寡人无疾 居十日,扁鹊复见病在肌肤不应,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病在肠胃不应,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今在骨髓故使人问之 居五日,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使人索扁鹊 六、作业 A类 1.课后练习第一、四题。2.预习《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