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7.指导背诵。 8.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9.布置作业。 ( l)课后练习一、二题。 (2)背诵全文。 ( 3)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3.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 2.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3.翻译课文6-10则 (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4.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 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 (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片断写作: 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 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6.小结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7.背诵指导: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8.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题。 (2)默写课文 探究活动 ——分类式学习笔记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具体做法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分为作家作品、成语、名言警句难句翻译等)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