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一开头就点题:全家人一起散步;然后分六个层次来写。①缘由。第二、三段,写母亲。“我”是个孝子,从小听话,现在母亲很信任“我”。②过渡。第四段,写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写景饶有诗意。③入题。第五段,儿子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生活情趣。④波澜。第六段,写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着重写“我”,祖、孙一笔带过。⑤一波又起。第七段,“我”爱幼,更尊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⑥收拢,作结。最后一段,写人到中年,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这篇散文,就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来说,与《背影》比较相似。但是,由于时代不同,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背影》却是悲凉、沉郁的。 关于练习 一、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把握课文的基调,注意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要在朗读中增强感受,帮助记忆。 略。 二、《金黄的大斗笠》用三个镜头表现风雨的变化。试根据下列提示,从课文中找出这三个镜头来,指出它们的起讫。 第一个镜头:风小,雨稀。 第二个镜头:风疾,雨急。 第三个镜头:风雨交加。 本题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第一个镜头:从“风来啦!庄稼的叶子翻过背”到“似乎能数得清”。 第二个镜头:从“风来啦!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到“光着脚丫跑得噼里啪啦的”。第三个镜头:从“风来啦!雨来啦”到“看看下面遮着什么”。 三、领悟下列句子表现的情意。 1.──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姐姐,你要不送斗笠来,哪怕晚送一会儿,我正好淋个澡。可惜…… 啪(是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一些优美、深刻的句子所蕴含的情意。 1.写出姐姐聪慧,识风雨,写得含蓄,有情致。又写出弟弟的天真,可爱。最后写出姐弟的友爱之情。 2.写出作者的使命感。 四、△把下边这篇文章同《散步》比较,看看它们蕴含的道理有什么不同。 送小龟回家 杨进 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街上,流动着七色伞。 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于是, 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儿子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小龟放在河边,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