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摆渡》(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六、人物的象征意义
    第一类人是世俗力量的象征。作家虽不具世俗力量,但也自有其超世俗的力量,不过,这种力量来自手-具有“真情实意”的作品。摆渡者既掌握着渡河的权利,又是权衡四个人的评判者,他一方面是世俗力量的认同者,又是作家“真情实意”的“哀叹”的欣赏者,应该说,他是一个普通群众的代表。
    教学设计示例
    【自读导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作家”的感情变化。
    2.理解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3.理解“摆渡”、“彼岸”在文中含义的变化,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4.学习重点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感悟“摆渡”的比喻意义。
    (解说:这篇哲理散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而文字精练,可以看作一则现代寓言。寓意是什么?作者没有明说。读这类文章,应该反复研读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设身处地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感情,并由此领悟作者的倾向,领悟故事蕴涵的人生哲理。)
    【自读程序】
    1.自读课文,加深理解。第一遍自由读,要求读音正确,感知故事情节,试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二遍默读,要求划分层次,画出关键语句,揣摩故事的寓意。第三遍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思考:为什么说“创作同摆渡一样”?
    2.讨论寓意,各谈感悟。
    ①故事中的五个人对“最宝贵的东西”的看法各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说“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③作家为什么改行去摆渡?为什么说“创作同摆渡一样”?文章末尾的“摆渡”和“彼岸”的含义与开头有什么不同?
    3.表情朗读,读出韵味。畅谈感受后,全班分角色朗读,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自读点拨】
    1.了解作者
    高晓声(1928-1999),男,江苏人。当代作家。《陈奂生上城》获198O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漏斗户主”(揩常年负债的穷苦农民)陈奂生进城卖“油绳”(一种油炸的面食)的经历,反映改革开放之初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的矛盾对立,对“国民性”进行反思,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压抑性,带有“文化批判”的性质。其后高晓声以“陈奂生”为主人公,写出了一系列小说。先后出版的小说集有《七九年小说选》《陈奂生》《高晓声小说选》《高晓声小说集》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