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括胡同的特点,然后总结它的总特点 胡同的五个方面特征不难概括,一般都会准确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总特点需要点拨,正确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体现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种方位意识极强的特征,同时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板书一个正方体(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写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学生印象。 3、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 老师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什么? 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课堂交流。 前两问也不难,学生回答出“封闭”特征时及时板书在“文化”之下,而其实质是“忍”则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迁,逆来顺受的表现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书“忍”。 以上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概括重点,用时12分钟。 4、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讨论胡同文化的前景 刚才讲到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那么“忍”的精神应不应该提倡?学生回答后,要引导他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能一味否定。 再提出:胡同文化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估计部分学生会受本文影响,只看到胡同文化的衰败落后的一面,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再用投影展示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的片断,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胡同的消亡。这也是对鲁迅的拿来主义的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正在趋向衰落的传统文化存在?比如京剧。你将如何去做? 交流之后,可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以上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5、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须通过朗读才能体味的深刻,我先让学生听8—12段的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特点,再在男女同学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重点读8、11、12段,看谁读得像,读得好,鼓励创新读法。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6、小结,布置作业:作同步训练中的语言知识巩固题和拓展练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此一目了然,易于回忆,具有直观性、艺术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