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D卷(附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峰峦(  ) 弥漫(  ) 霎时(  ) 残骸(  )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
    3.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尽量用课文中的原话): 。(2分) 4.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一小题造句。(2分)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⑴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⑵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造句: 5.“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2分) 6.请用一个单句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1分) 如果说,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7.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做题:(2分) 日本一家四星级饭店,客房里除各种用品外,两张床上还各摆了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上有电脑打印的小纸条一张: 尊敬的客人: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用的。如果您想带上一个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购物中心去买,价格为2800日元。谢谢! 这个纸条一共告诉客人五条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是委婉地暗示给客人的,并没有在纸条中明说。请你列出纸条中传递出的五条信息: ⑴ ⑵ ⑶ ⑷ ⑸
    第二部分: (一)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8.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9.四个小层的说明对象分别是:(2分) ⑴      ⑵       ⑶       ⑷ 10.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 1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分) 表达方式: 说明方法: 12.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1分)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13.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 是现象,说明 是本质。(2分) 14.这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一个例子。(2分) 平实说明: 生动说明: 15.文中⑸⑹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2分)
    (二)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份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里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不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吗? 但是,地球的直经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
    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  )(A、月亮 B、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  )(A、月亮 B、月球)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①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②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③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④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⑤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6、从文中的介绍来看,你觉得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哪种较为可信?为什么?(2分) 17、如果文章的内容不作改动,而把文章的题目换成《月亮——地球的姐妹、妻子,还是女儿?》,你觉得合适吗?请说出理由。(2分) 18、倒数第二段的句子排列顺序被 打乱了,不改动文字和标点,把它调整过来,应该把第   句移到第   句前面。(2分) 19、月球起源学说十分深奥,但本文写来却生动形象,浅显明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地运用了①     、②     等说明方法,请找出相应例句:(2分) ① ②
    20、第三段中加点的两个“很可能”,去掉行吗?为什么?(2分) 21、请分别从第四段中的两个括号内选出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2分) 22、对最后一段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与开头呼应。   B、归结全文。 C、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人类揭开月球起源之谜和信心与决心。 D、运用反问,表达了人类想要弄清月球“身份”的强烈愿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