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一) 第一次真好 ①路过人家的墙边,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和电视里看到。今 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④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个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而的所谓小鸟,()。第一次看妻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此老鸟。 ⑤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朴朴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才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晨消失。 ⑥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式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⑦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⑧愿你珍重第一次。 7、下面是第④自然段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 ①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 ②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③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 ④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 8、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三次?请各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 ①: ②: ③: 9、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既然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10、第③自然段画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11、作者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 12、第⑤自然段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游子吟》) 13、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 (二) 画家和他的孙女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技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 他无说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他没话说了。 婷婷画了一匹马。 他说:“婷婷,你画的马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 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下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婷婷就拿去参加西班牙的一相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画家心里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两样儿呢?” 14、选文第一段以简练的语言介绍了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共同爱好。这样的介绍在文中的作用是:。 15、选文主要运用方式,展开矛盾冲突。这样写的好处是:。 16、选文围绕哪些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画家对6岁孙女的画所作的批评有没有道理?婷婷的反问对不对? 17、婷婷的一幅画在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展上得了一等奖,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18、既然婷婷的画在国际儿童画展中受到褒奖,画家为什么还要在心里犯嘀咕? 19、选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试举例说明。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迁徒( ) 祖籍( ) 妯娌( )( ) 劳l”( ) 和ƒi( ) 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选填恰当的词语填空: ⑴聊叙 ( ) A、姑且 B、聊天 C、依赖 ⑵任劳任怨 ( ) A、相信 B、承受、担当 C、任命 ⑶虽然自己不富裕,还 还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A、救济 B、接济 C、周济 ⑷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是无法补救的。( ) A、惨痛 B、哀痛 C、沉痛 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⑵她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5.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作者的母亲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6.摘出课文中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影响的句子。 第二部分 (一) 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③她的性格(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A、管教 B、管理 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边的横线上。 依次是: 8.“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9.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是( ) A、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及任劳任怨的态度。 B、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及宽厚仁慈的态度。 10.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1.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12.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