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4分)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2.在文中[ ]内填上适当的标点(2分)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4分) 4.在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2分) 5.作者描写眼前景物时使用了哪两个比喻。(2分) (1) (2) 6.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 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 7.结合你自己的登山经验,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如何理解?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我们家的男子汉》 没有男人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写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我们家里的一条男子汉。 那是姐姐的孩子。他们夫妻两人本不愿要孩子,他的出生完全出乎不得已。因此,生下他后,他年轻的父母便像逃跑似的跑回了安徽,把他留在家里。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就几乎全用来抱他。他日益地沉重,日益地不安于在怀里,而要下地走一走,于是便牵着他走。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 1、 假如把“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改为“他却偷懒起来”好不好?为什么? 2、 小男孩由抱到牵着走,再到“要抱”的过程,你有没有经历过?自己“能走”,为什么却“时常要”抱? 3、“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这句话富有哲理吗?想想它给你有什么启迪,简要把体会写下来。 4、说一说第三段中“男子汉”和“男人”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 (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阅读2-5自然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再归纳一下,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总体上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读者的? 2.到了“平台”仔细瞻仰,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的? 3.十块汉白玉大浮雕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4.本文在说明十块汉白玉大浮雕时,除过运用到了说明,还运用到了哪些主要的表达方式呢? 5.在下面两句话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各句分别运用到的主要说明方法名称,并说说其作用。 ⑴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⑵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万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六)《凡尔赛宫》 ①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接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②凡尔赛宫内部装修的突出特点是富丽奇巧,糜费考究。宫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殿堂要算著名的镜廊了。镜廊长73米,宽10.5米,高12.3米。左边与和平厅相连,右边与战争厅相接。拱顶上布满了描绘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战功绩的彩色绘画。吊灯、烛台与彩色大理石壁柱及镀金盔甲交相辉映;排列两旁的8座罗马皇帝半耳雕像、8座古代天神整耳雕像及24支光芒闪烁的火炬,令人眼花缭乱。 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与长廊左侧面对花园而开的17扇巨大拱形窗门相对应的17面巨型镜子,这17面大镜子,每面均由483块镜片组成。白天,人们在室内便可通过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入镜中,镜内镜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 1.这两段文字都介绍了凡尔赛宫的镜廊,但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所表现的镜廊特点也并不完全相同。想想看,这两段文字在介绍镜廊时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这两段文字中的哪段文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写三叔对我诉说自己一生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2分)。 2.分别代表三叔的三个理想是:做一个建筑师;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当一名生物学家。(2分)。 3.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2分)。 4.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想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但只要捉住了时间、生命,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他就能为社会作出辉煌的业绩,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意思对即可)(3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序即可。(3分)。 (二) 1、不设统一答案,如“每当看到、总忍不住、嚼着、慢慢品尝”这些词语能表达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词语至少两个,1分,理由2分 2、写出了当时饥荒的严重,更可以看出柳叶儿确实是起到了救命的作用。(3分) 3.D 4、特点:十分的安静。作用:突出了时间的早,说明当时生活的艰难。特点2分,作用2分。 5、结论: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看法并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3分 (三) 1.近义词:眺—望,犹—若;反义词:晨—夕,远—近。2. ; ——。3.无论 都作用:与上文呼应,总结上文的景色描写。4.石阶、平台、祭殿。5.……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6.C。7.“垂直”意味着从入口处的石坊到平台之间的纯高度差是70米,但因为在实际游览中,中山陵是依山势而建,逐渐攀升的,所以游客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高度差,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以“垂直”一词不能删去,否则会产生歧义。 (四) 1、意思相同,但原文用语好,因为它幽默风趣。这种明褒实贬的话耐人寻味,令人忍俊不禁,比直说他“偷懒”要含蓄有趣。 2、自己虽“能走”,但因脚力不大,让人抱着既不用自己费力,又舒服。 3、作者从小男孩由抱到要走再要抱的经历中,感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向前的,而是曲折的,这就像小男孩能走后并不就从此永远自己走,还“时常要抱”一样。人类前行的历史也是曲折的,但向前的趋势是永恒的,就像小男孩最终还是要自己走一样。 4、“男孩子”侧重的是“孩子”,“男人”侧重的是“男子汉”的刚强性格。 (五) 1.是按照作者活动顺序来介绍的: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 2.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如“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是由下而上说明的;碑身是从正面到背面说明的;“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是从四周到中间说明的。 3.是按照方位顺序加以说明的:从碑身的东面起,依次到南、西、北,这个顺序正好与浮雕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吻合。 4.还运用到了叙述和描写等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5、⑴打比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 ⑵列数字、作对比。通过列数字、作对比,具体、清楚地写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 (六) 1.相同点:都是先总说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然后分别介绍镜廊的长、宽、高及它的作用,介绍与17扇拱形窗门相对应的17面巨大的镜子,最后写人漫步其中的感受。不同点:第一段文字还着重介绍了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第二段文字介绍了镜廊的其他陈设并详细介绍了17面镜子。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一样,一个是为了突出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一个是为了突出凡尔赛宫内部装修的富丽奇巧、糜费考究。2.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