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4.速读全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15.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___________→ “我”捅了马蜂窝 ________→ 后院又有了马蜂窝。(2分)
    16.“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17.读文章第一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鲁迅的散文《______________》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2分)
    18.文中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____。(2分)
    19.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_____、妹妹______和马蜂______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觉到。(3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2分)
    21.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3分)
    22.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3分)
    23.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3分)
    三、写作(40分)
    24.与家人一起分享快乐;与朋友一起分享友谊;看到了一个好的网站,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喜爱的球队踢赢了,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有无数的东西需要欣赏,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迹工整,题目自拟,选择您最能驾驭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A
    解析:“叮嘱”的“嘱”应读作“zhǔ”。
    3.望 琅 甘 妄
    4.D
    解析:“当头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5.C
    解析:《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
    6.C
    解析:乡亲们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而海力布的可贵之处更体现在这一点上。
    7.老师不可能一切都知道。
    8.别的书销量很好,都卖完了。
    解析:不要求语言一致,有讽刺效果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9.你并不比我强
    10.D
    11.我不怕你,不信试试
    12.C
    13.《蚊子·狮子·蜘蛛》
    (二)14.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
    15.爷爷后院有马蜂窝 后悔捅马蜂窝
    16.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
    1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8.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
    19.捅马蜂窝的动作、紧张的心理、匆忙的逃跑 怕蜂进屋、关门逃跑 拼死复仇的气势
    20.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21.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
    22.说明了“我”从捅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3.点明中心,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旁人”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三、写作
    24.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