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北京各区县历年期中期末及月考各科考试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下载练习。中考频道所有资料均免费下载:zhongkao.xdf.cn。 2012年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1—6题 20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鹤唳(lì) 怡(yí)然 藐(mǎo)视 诱(yòu)惑 B.喧(xuān)腾 啜(zhuì)泣 迸(bèng)溅 挑(tiǎo)逗 C.目眩(xuàn) 绽(zhàn)开 土砾(lì) 小憩(qì) D.伫(chù)立 盘虬(qíu) 丘壑(hè) 嶙峋(xú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渲腾 训诫 鹤唳 仙露琼浆 B.糟蹋 笼罩 繁密 头荤目眩 C.呐罕 凝成 辜负 忍俊不禁 D.诱惑 迸溅 怡然 盘虬卧龙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 A.......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C.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D.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4.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B.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D. 蹲其身,使/与台齐。 5.补全下列名篇中的句子。(6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龟虽寿》曹操) (2)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李白)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晏殊) (4)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6.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4分) 例句一: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二: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我的仿写: 第二部分(7---20题 50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7——11题(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4分) (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 (3)盖一癞虾(4)鞭数十,驱之别院。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译文: 9、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哪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分) 答: 10、联系上下文,理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句。(2分) “庞然大物”是指,这是相对而言的。“拔山倒树”中的“山”是指,“树”是指。 11、读了课文后,你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