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2012-2013学年初一语文上册每课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四、阅读课文全文,完成练习。
    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由睡到醒,又由醒复睡,继而失火群乱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 、
    2、注音。 中间 曳屋许许声
    3、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4、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5、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6、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 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劈里拍拉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7、课文第四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
    8、将课文第四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9、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___ ___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__ ____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____ 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⑷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⑸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⑹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结合全文来看,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从内容上和结构上来看这有何作用?
    部分答案
    一:ABBBBBABAB
    三:<4> 1.坐:通“座”,宾客。
    2.抚:喂
    3.施:安放
    4.团:围绕
    5.呜:小声哼唱
    6.奋:扬起
    7.股:大腿。几:几乎。走:逃跑
    8.乳:奶
    9.目:眼睛。翻译句子时是翻译为头
    10.一时:同时。妙:妙处。毕:都
    11.意:心情。少:微微。舒:放松。
    12.会:适逢。宴:举行宴会
    13.虽:即使
    14.指:指出。一端:一个地方。
    15.毕:都。绝:消失
    16.于是:直接翻译为于是
    17.间:夹杂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C
    7.C
    8.忽然;当是时;俄而;未几;于是。
    四、
    1.道具之少。宾客的反应。声音的多。
    2.jiàn yè 3.B 4.A 5.C 6.C 7.D
    9.正面 反面 技艺高超
    10.
    所有声音都同时发出,所有妙处都具备了。
    所有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侧着头、微笑,默默赞叹,觉得表演得妙极了。
    宾客心情放松了点,渐渐把身子坐正。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的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子哭叫,成百上千条狗大声吠。
    即使人有一百张嘴,嘴里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一个地方。
    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的,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
    11结构:首尾呼应。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