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2012-2013学年初一语文上册每课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收集北京各区县历年期中期末及月考各科考试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下载练习。中考频道所有资料均免费下载:zhongkao.xdf.cn。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é B.jiào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jiān B.jiàn
    3.宾客意少舒 A.shǎo B.shāo 4.曳屋许许声 A.xǔ B.hǔ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A.jǐ B.jī 6.夫齁声起 A.hān B.hōu
    7.夫叱大儿声 A.chì B.chī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A.jìng B.jǐng
    9.曳屋许许声 A.yè B.zhuài 10.盆器倾侧 A.qǐng B.qīng
    二、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
    1.虽人有百手 2.会宾客大宴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两股战战 5.不能名其一处 6.几欲先走
    7.妇抚儿乳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京中有善口技者
    三、根据课文填空。
    1、《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
    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
    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
    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
    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 ) ⑵妇抚儿乳(抚: ) ⑶施八尺屏障(施: ) ⑷众宾团坐(团: ) ⑸妇拍而呜之(呜: ) ⑹奋袖出臂(奋: )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 ;几: ;走: ) ⑻儿含乳啼(乳: ) ⑼侧目,微笑(目: ) ⑽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一时: ;妙: ;毕: ) ⑾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 ;少: ;舒: ;稍稍: ) ⑿会宾客大宴(会: ;宴: ) ⒀虽人有百手(虽: ) ⒁不能指其一端(指: ;一端: ) ⒂群响毕绝(毕: ;绝: ) ⒃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于是: ) 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
    5、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
    6、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C、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D、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
    7、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8、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