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达标测验题【特约套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气魄(pò) 扮演(bàn) 澎湃(bài) 哽住(gěng) B.哺育(fǔ) 惩罚(chéng) 懊悔(ào) 逼狭(xiá) 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 炽痛(chì) D.惨白(chǎn) 泛滥(fàn) 镐头(gǎo) 胡骑(jì) 2.下列每项中都有一个错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4分) A.九曲连环 浩浩荡荡 气势磅礴 高山之颠 B.巾帼英雄 从山叠岭 自然和谐 人心惶惶 C.家谕户晓 意味隽永 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D.荒草萋萋 绝壁断涯 亦复如是 妙趣横生 ABCD 3.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当窗理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雄兔脚扑朔(动弹) B.污秽(肮脏) 谰语(好听的话) C.炽痛(热烈而深切) 亘古(远古) D.宛转(形容鸟声或歌声悦耳动听) 屏障(像屏风一样遮挡着的东西)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________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________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________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A.阻挡 雄健 悲壮 B.阻抑 雄健 悲壮 C.阻抑 强健 悲愤 5.指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 )(2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的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7.开明大戏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 B.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 C.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D.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 8.文化常识填空(8分) (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的第二乐章,词作者是________,曲作者是________。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是________。 (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写于五四运动之后,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他曾经参加编辑著名杂志《新青年》。 (4)《木兰诗》选自________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在这部诗集里还有很多名篇,如《________》、《________》等。 9.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2分) 例句:思念像一杯苦酒,越陈越苦。 10.根据下面规定的情景,以“风”为重点,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话。(4分) 情景:冬天 早晨 风 寒冷 红肿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4题(14分)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 ②顿舍:停止。 ③为:惟。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少而好兵—— ②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③于是引兵而西—— ④李信果辱秦军—— 12.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14.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义段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9分) 上海市一位政协委员近日陪同外籍专家去外滩和新天地游览时发现,那里的餐厅、酒吧普遍只提供英文菜谱和酒水单。当他建议商家增加中文菜谱和酒水单时,商家却强调,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同行的外籍专家对此事也感到不可思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冷落母语,中国现在经济强大了,为什么母语的地位这么可怜? 近年来,来华工作、经商、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中国服务业平等的服务对象,中国土地上的餐饮服务场所不提供中文菜谱是不尊重母语、片曰理解国际化的错误行为。 母语是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集中载体。令人忧心的是,我们身边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服务场所。不少地方的科研人员为了晋升职务、职称,80%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拼外语”上,出成果无从谈起;国内不少企业以突出外文标识为高档的标志,有些产品干脆假冒洋货只标外文;国外“中文热”方兴未艾,来华学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国内许多学生甚至在汉语比赛中屡屡败给来华留学生。 2005年6月,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文字大赛中,第一名得主是一支留学生队伍。更可悲的事发生在上海最近举行的一次高级口译人才招聘考试中,有的考生竞把“人之初,性本善”译成“人之初,性都是很关的”;有的人把“八年抗战”译成“八年反战行动”。 当今中国,上大学、读研、读博、求职、评职称,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汉语水平反而不是大学必修课,更不是考研、评职称的考查项目。“为考试而学外语”的指挥棒,不但使“外语热”中的急功近利色彩日趋浓厚,而且导致了母语被边缘化的危险。 “外语热”是中国社会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步骤,但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 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3分) 16.(1)在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3分) (2)你如何理解“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7分) 我把希望挂在橘黄的月上 九 月 ①发现月亮竟然是橘黄色的时候,我正在南去的路上散步。 ②它就挂在我的前方偏西的天空中,弯弯的,细细的,温柔和煦的样子,令人心生希望。这个发现让我感动非常:呵,这是个多么温馨的秋夜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