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8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贻误( ) 针鼹( ) 忍俊不禁( ) 叫嚣( ) 恫吓( ) 黏液( ) 2、在成语的错别字下边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横线上: 争颜斗艳 左顾右盼 无可言喻 络绎不绝 高赡远瞩 津津有味 怒不可恶 流连妄返 爱不释手 姹紫嫣红 3、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相提并论(题目) 不解之缘(缘分) 豁然开朗(开阔) B、因地制宜(根据) 先发制人(制服) 蹑手蹑脚(放轻) C、不胜其烦(能承受) 束手无策(办法) 克勤克俭(能) D、花团锦簇(汇集) 我行我素(平时,一向) 众妙毕备(全,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B、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而成的字,在行楷书法中偏旁有不同的书写形式。 C、新诗的节奏是作者感情的外在表现,新诗的用韵比较自由,但却不可以不押韵。 D、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通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的本领也在不断提高。 B、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C、 “我们不知道啊,”孩子们回答说:“他已经走了。” D、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 6、对课文中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打打气就可以架起一座桥。这样,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吗?(此句运用了反问和双重否定结合的句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B、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罢课”一词很有特色。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敢于反抗旧势力的精神。) C、“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这里是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表现出小姑娘诚实的品质。) D、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微风”和“阳光”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希望他的歌声能极大地感动广大青年,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的愿望。)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宣执法》——毕沅——《后汉书 酷吏传》——南朝 B、《第一千个球》——贝利——自传——阿根廷 C、《乡愁》——余光中——现代新诗——台湾 D、《口技》——林嗣环——笔记小说——明朝 8、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 友情 9、李晓文晚上学习到9点,感到有些疲劳,正好电视台转播世乒赛况,她刚打开电视,妈妈就生气地走过来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如果你是李晓文,你应该怎么对妈妈说:“ ”。 二、默写填空:(8分) 1、出淤泥而不染, 。 ( 《爱莲说》)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 》) 3、盈盈一水间, 。 (萧统《迢迢牵牛星》)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 。 ( 《西江月》) 6、 ,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 秋思》) 7、月下飞天镜, 。 (李白《 》) 8、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 》)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呼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给下列字注音: 契( ) 涿( ) 鬻( ) 讼(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