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前四段作者为我们举了一个怎样的例子?(2分) 答案:我和男青年在火车上轻松聊天,因为陌生,彼此都很欢喜。 11.为什么作者在第④段说“也许彼此的陌生会令人觉得世态炎凉而孤独,但孤独有时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美丽”?(2分) 答案:因为陌生,没有互留姓名,也没有问寒问暖,没有分别的隆重仪式和内心的依依不舍,似显得凄凉和世态炎凉,让人有孤独感;可这分孤独省却了多少虚伪,省却了多少繁文缛节,留就了多少有用的空间给自己。 12.作者所举的第二个例子是什么?与第一个有何差异?(2分) 答案:对朋友的生活很担心,但又不好意思询问。虽然是好友,但又感到陌生。但感到这陌生更有魅力。第一个例子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事。第二个例子是两个相知朋友之间的事。 13.“我一下子理解了他刚才对我的冷淡。”试谈一谈理解的原因。(2分) 答案:因为陌生,我不了解他的极强的自尊和他超人的意志,我伤害了他,但他很快就原谅了我因陌生而犯下的错误。 14.“那一天真是晴空万里。”这一句有何弦外之音?(2分) 答案:我们这两个陌生人谈天说地,谈北京给彼此带来了无比的惬意和美丽,我们的心灵世界晴空万里。 15.“我能理解却不需要了解”一句中的“理解”“了解”分别指什么?(2分) 答案:“理解”指关于残疾朋友的伤痛及他们自尊、刚强,我能完全明白;“了解”指具体造成残疾的过程。 16.“少关心一点别人的隐私,多求一分安宁,就会增加一分魅力,多获一些欢喜。”围绕作者的这些见解,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略(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0分,每小题2分) 苏州城中心玄妙观,有座三清殿。殿门上本来挂着一块金字匾额,上面写着“妙一统元”四个大字。 老年间有一次修缮三清殿,把这块匾额拿了下来。哪晓得天长日久,风吹日晒,匾额金漆剥落,四个大字中的“一”字连一点痕迹也寻不着了。玄妙观的老道士连忙把全城所有好书法的人都请到玄妙观来,请他们把这个“一”字补写上去。啥人晓得这许多书法家,写的字个个都好,很有功力,可就是和匾上的字体配不起来。大家议论纷纷,想不出好办法。 这辰光,殿门口立着一位卖柴的乡下佬,年纪六十开外,花白胡须,手里拿根扁担,脚上穿双破蒲鞋。他看见大家没有办法,就说:“让我来试试看吧!” 书法家们望望乡下佬,觉得稀奇。有人嘲笑说:“啥?一个卖柴的乡下佬,也敢来班门弄斧!” 卖柴老人也不懂那人说的算啥意思,接过话头就说:“说得不差,我除了会弄斧头以外,大字不识,一生一世只认得一个‘一’字。不相信,我写给你看!”说着,从脚下脱下一只蒲鞋,在墨缸里一蘸,就划了一个“一”字。大家一看,好啊!这“一”字和匾额上原来的“一”字一式一样,恰好配得上去。 这事可奇怪啦!莫非这位老人是仙人变的?要么,是哪位书法大师化了装来的?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都凑上来向老人请教。 卖柴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从小就跟我爷进城卖柴,经常在玄妙观走来走去。吃力辰光就在三清殿前坐坐。坐着没事,就喜欢看匾上的字。看来看去,别的字不识,只识一个‘一’字。没事做就脱了蒲鞋,在地上写白相,已经写了几十年了。这上面的‘一’字,我闭拢眼睛也写得像!” 17.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并解释。 答案: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 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比喻心悦诚服或佩服到了极点。 18.玄妙观是属于 (道教、佛教)的场所。现在已成为苏州的中心之地。 答案:道教 文化旅游 19.“我从小就跟我爷进城卖柴”中的“爷”,指的是卖柴老人的哪一辈亲人?你能在学过的课文中举例说明吗? 答案:父辈,《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爷娘闻女来”。(一例即可。) 20.这是一篇传说,并不是历史事实,但在苏州家喻户晓,人人喜爱。这是为什么? 答案:技艺的精深来自功夫的磨炼,与“熟能生巧”是同一道理,因此广为大众所接受。(大意即可。)(如能另议:劳动者最聪明,最有智慧。) 21.你能将文中“这上面的‘一’字,我闭拢眼睛也写得像”这句话,概括意思,用一个相近意思的成语来表示吗? 答案:胸有成竹。 (四)文学放飞(4分) 22.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写出其姓名及主要作品集。 (1)上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下联: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惟有几篇乐府;苏州怀刺吏,湖山之边,尚有三庙祠堂。 答案:(1)蒲松龄,《聊斋志异》。(2)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或《新乐府》。 三、作文(40分) 23.题目:幸福在我身边 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答案: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