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 ) (2)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 ) (3)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 (4)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 (5)风来啦!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 5.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溜来liū 田埂jīnɡ 翘小辫qiáo 揽lǎn着 斗笠lì B.蘑mó菇 咯咯ɡē 散sàn步 熬áo过粼粼lín C.分歧qí 霎shà时 蹲cūn下 梳shū理咩咩miē D.揣chuǎi摩 啃着kěn妩wǔ媚 吟lín唱粗犷ɡuǎnɡ 6.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趣味,情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生的使命) C.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咱”和“我”所指不完全相同) D.我决定委屈儿子。(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参考答案 23* 散 步 1.略 2.(1)椹 (2)湛 (3)斟 (4)堪 (5)荚 (6)颊 (7)狭 (8)夹 3.C 4.(1)排比 (2)拟人 (3)比喻 (4)比喻 (5)拟人 5.B 6.D 24* 诗两首 班级: 姓名: 1.熟记下列词语: 嗅 摩 衍 叠 摇摆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倘若 惊讶 无端 至爱 笑嘻嘻 2.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展开讨论: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4.敢于打拼勋章属于你!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常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一次,母亲来看我演出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 “左边第四个。” 我 (好奇、惊讶、奇怪)地看着她。参加演出的共有10个大头娃娃,个头儿一般高,服饰一模一样,动作也被教练调训得极 (规范、规矩、规律)。母亲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你的脚是不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快结束的时候,我看见左边第四个人微微甩了甩左手,你被什么东西扎疼了的时候就是那样的神情。我就是凭这个认出了你。”母亲说。 在阳光下,我默默地垂着头,幼小的心灵似乎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忽然看到母亲紧搀着我的那只手。如果有10个母亲都只露出这只手,让我于其中去选择母亲,我能认出哪一掌粗糙的痕迹是属于她的吗?不能。 儿女和母亲的爱的出发点、着落面与延伸线永远也不会相同。因为她是母亲,她的眼睛是纯净而深情的海。而我们只是小小的船,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海。 如果有一天,你的母亲说起你很久以前做出的一件极小的傻事,你不要惊奇她的记忆,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 (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用“‖”在原文上将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3)文中加点的“微微”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我”幼小的心灵为什么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5)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因为她是母亲,她的眼睛是纯净而深情的海。而我们只是小小的船,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海。 (6)请你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我的母亲 B.走不出深情的海 C.童年往事 D.母亲面前没有奇迹 参考答案 24* 诗两首 1.略 2.略 3.略 4.(1)惊讶 规范 (2)第一部分(1~5):记叙了小时候“我”演大头舞,演出结束后,母亲竟能仅凭一个极细微的动作认出哪个是我。 第二部分:是抒情议论部分,歌颂了母爱的“博大”。 (3)“微微”不能去掉。因为“微微”强调了“我”动作的细微。如此微小的动作,母亲竟能察觉,足见母亲的心细如丝,更能表达母爱的伟大。 (4)因为“我”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竟能认出我,而且是仅凭一个细微的动作,母亲的爱给了“我”巨大的震撼。 (5)比喻。将母亲的眼睛比作纯净而深情的海,将“我们”比作小小的船,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海,强调了母爱永远伴随着自己的孩子,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觉到她的伟大。 (6)B 25 《世说新语》两则 班级: 姓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 俄而( ) 雪骤( ) 欣然( ) 柳絮( ) 凝( ) 韫( ) 寔( ) 2.《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看法与同学交流? 4.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①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这便是其中之一。 ②这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 ③诗人写一场风雨变幻,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 (泼洒、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了。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 (涌、跳、溅)起无数水花,大大的雨点纷纷打到船上,就像天空中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其实,这片黑云,也无非是顺着风势而来,又顺着风势而去。还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 (映、照、衬)着水,碧波如镜,一派明媚的风光。 ④诗人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抓住几个要点,写得如此鲜明,富于情趣。用[ ]写出云的来势,用[ ]描绘雨的特点,自然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和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和“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好像是随笔挥洒,信手拈来,仔细寻味,便看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不着痕迹罢了。 (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在文中的方括号内填入苏轼原诗中的词语。 (3)第①自然段在这篇赏析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②段只有一句话,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第③④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第④段中“不着痕迹”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25 《世说新语》两则 1.fù é zhòu xīn xù nínɡ yùn shí 2.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3.“君”是对人的尊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略 4.(1)泼翻 溅 映 (2)翻墨 跳珠 (3)交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等。 (4)承上启下。 (5)③④段分别从这首诗的语言和艺术特色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6)“不着痕迹”是看不到什么印迹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作者写诗时对于遣词用句、布局谋篇是经过一番运思的,但诗成之后,又让人看不出有什么刻意求工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