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野蔷薇 歌德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那样娇嫩而鲜艳, 急急忙忙走向前, 看得非常欣喜。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少年说:“我要采你,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说:“我要刺你, 让你永不会忘记, 我不愿被你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野蛮少年去采她,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自卫去刺他, 她陡然含悲忍泪, 还是遭到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中“蔷薇”的命运是怎样的? 2.诗中反复出现“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的小蔷薇。”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诗中反复使用的一个“小”字? 4.诗中“蔷薇”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5.诗中的“少年”和“蔷薇”哪一个是受害者?为什么? 6.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7.读了这首诗,你受到哪些启发? 5.伤仲永 【积累?感知】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邑人___ 扳___ 环谒___ 泯然___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传( )___ 还( )___ 识( )___ 为(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三.给形似字注音组词 谒( )___ 泯( )___ 悟( )___ 稍( )___ 葛( )___ 岷( )___ 晤( )___ 俏( )___ 揭( )___ 抿( )___ 捂( )___ 销( )___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世隶耕______ 2.未尝识书具______ 3.即书诗四句______ 4.收族为意______ 5.宾客其父______ 6.余闻之______ 7.令作诗______ 8.称前时之闻______ 9.泯然众人矣______ 10.固众人______ 五.翻译系列句子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并自为自名。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父利其然也。 5.贤于材人远矣。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2.解释词语。 ①传一乡秀才观之 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 ④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5.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6.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7.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 8.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9.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____属于侧面描写的有____ A.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 父异焉。 10.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在叙述故事后还有一段议论,以往的课文删去了这一段,我们今天所读的教材没有删,你认为删了好还是没删好?为什么? 2.结合社会现状和自身实际,请你思考: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官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辄( ) 琅( ) 恬( ) 儒(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窃入学舍 ②听已 ③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④录为弟子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 ②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5.读完此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 九.请以《童年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