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下期第六单元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六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52分)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工整、规范。(4分)
    wù_______立 梦yíng_______ fèn_______外妖娆 万丈狂lán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在方格内找出并改正。(4分)
    寂寞 折腰 梳妆 金涛彭湃 扑朔迷离
    纠缠 骆印 沉淀 红装树裹 原弛蜡象
    错别字
    正确字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
    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 出门看火伴_______________
    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 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
    稍逊风骚_________________ 赏赐百千强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中和原文不一致的句子是( )(2分)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C、那河畔的金柳,是朝霞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5、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8分)
    ⑴《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这是______朝的一首民歌。
    ⑵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⑷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⑸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光《在希望的田野上》)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⑺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___________)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7、对“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中“扑”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表现见到亲人的激动、急切之情。
    B、表现见到亲人的极度兴奋、喜悦的心情。
    C、表现见到亲人时立刻要和亲人拥抱的激动心情。
    D、表现见到亲人时立刻要和亲人拥抱的急切心情。
    8、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⑴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
    ⑵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花丛笑。( )
    ⑷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⑸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
    9、下列对《沁园春 雪》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雪景的描写,选择长城、黄河、山峦、高原这些意象,想像丰富,景色壮美,气象雄浑。
    B、下阕由眼前可爱的风光,壮美的河山,引出历史上一个个英雄人物,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C、词题为“雪”,主旨是对封建英雄人物的批判,最后归结到革命英雄人物的宏图与使命。
    D、综观全词,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想像与夸张并用,情感与景物相生,心胸旷阔,气势宏大。
    10、下面语段中画线地方有二处表达有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为了保障眼下人们最关心的①食品和日用商品质量安全,②超市又推出新举措。10月23日,南京市③60多家小区的近百位居民被苏果超市聘为“质量监督员”。这些监督员将对遍布南京的近百家苏果社区④商品质量、退换货服务等进行缉查监督。
    第__________处应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__处应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分)
    12.“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5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沦“人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
    13.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4分)
    14.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4分)
    二、阅读理解(38)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
    1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沁园春 雪》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7.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2分)
    18.“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2分)
    19.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20.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2分)
    21.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2分)
    (三) 阅读下面短诗《惟一的光明》,完成下列各题。(共6分)
    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离开了你,
    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
    就敞开心扉,孤军前进!
    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
    黑夜里高举火把,
    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
    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
    让它成为你惟一的光明。
    (选自《泰戈尔诗集》)
    22.这首短诗被誉为“强者的座右铭”。请根据本诗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3分)
    23.朗读这首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采用怎样的语速?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8分)
    清净之莲
    (1)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头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心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地孤独地站立在街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2)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3)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窜的车流,却感觉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才是终点呢?
    (4)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5)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极像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6)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个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7)偶尔……
    (8)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9)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10)惟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惟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11)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12)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13)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14)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24、请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找出与文中第六段画横线部分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
    25、请以“妈妈的爱”为表述对象,仿照下列语句写一段话:(3分)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答:
    26、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清净之莲”中“清净”一词的含义。(4分)
    答:
    27、请简述你对“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这个语句含义的理解。(4分)
    答:
    28、请概括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5分)
    答:
    29.命题作文《最好的奖赏》
    体裁:只限记叙文
    第六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答案:
    1、兀 萦 分 澜
    2、
    彭骆树弛澎烙素驰3、买 同“伙” 部下 演奏 差 有余 4、C
    5、⑴《乐府诗集》北 ⑵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⑶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⑷寒光照铁衣 ⑸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⑹树梢树枝树根根 ⑺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⑻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二、运用 6、B 7、B 8、⑴比喻 ⑵对偶 ⑶拟人 ⑷夸张 ⑸互文 ⑹借代 9、C 10、①将“和”改为“等” ④将“缉查”二字改为“抽查”
    11.如: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答出“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得2分,说明理由得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3.示例: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请您到场指导。 (答出称呼、时间、地点、内容得3分,符合口语表达特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4.如:文苑撷英 点评、赏析佳作片段 (栏目名称2分,栏目内容简介2分)
    15.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16.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17.《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文学才华
    18.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19.D
    20.嬴政 刘彻 李世民 赵匡胤 简述看法(略)
    21.“略”“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22.答题要点:面对孤独能勇敢前进,把孤独的痛苦作为照亮自己前进的明灯。(3分。答到一点得2分,两点都答到得3分。意思对即可。)
    23.不设统一答案。在感情把握上,只要不严重悖离原文的感情,如悲伤、绝望、消沉、忧郁等,不作严格要求;语速的把握上,与所认定的感情要一致;理由的阐述要依据文本。(3分。情感语速把握基本合理,理由阐述比较充分,可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
    2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答对前面一句也可给满分,只答对后面一句不给分,共2分)25、例:妈妈的爱是我迷惘彷徨时的明灯,妈妈的爱是我失落消沉时的号角,妈妈的爱是我独处异乡孤枕难眠时的摇篮曲。(仿写要求:语言优美,比喻得体。写对一句给1分,共3分)26、澄澈,宁静,不世俗堕落,不轻薄浮躁。(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
    27、在纷繁忙碌的世俗生活里,我们要把持住自己,不要随波逐流,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纯真、美好和崇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明、充实、自由,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答案要点:世俗生活;把持自己(不随波逐流);感受纯真、美好和崇高;清明、充实、自由。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
    28、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思索,对自我的审视、澄清;对美好、真实的回忆,对崇高、自由的向往。(顺序可调换,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四点给5分,共5分)
    29、作文
    最好的奖赏
    那个带有黑黑斑点的芒果,是我最好的奖赏,那是奶奶浓浓的爱
    ——-题记
    芒果的芳香每每飘入我的鼻子,索绕在我周围时,我便想起了那最好的奖赏。此时,奶奶的爱就如芒果的芳香,索绕我心中,充盈着我的心房……
    那年,我趁假余时间到奶奶家玩。在院里,我依偎在奶奶怀抱,指着树上那一个个尚未成熟的芒果叫到:“我要吃这个!” 芒果翠绿色的外皮虽带点青色,但已牵引了我的馋嘴味觉。
    “不,还没熟”奶奶呵呵地笑了,“等你考个第一名回来,奶奶就把它奖励给你,好吗?”我拍着手大叫好,奶奶亲亲我的额头,脸上露出温馨的微笑……
    回到城里,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那个刺痛我心的电话声响起,“奶奶不行了!”电话那头,姑姑已经泣不成声了。我呆住了,一滴泪水从我脸上划过,那懊悔的泪把我的心划得很痛。我真的拿到第一了,可是,我并没有向奶奶报喜,我竟把远方的奶奶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我恨我自己!带着一脸泪水,我坐上了前往医院的汽车。
    医院里的床单白得恐怖,到处飘散着浓浓的药味。奶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面,正当大家欣喜地望着终于醒过来的奶奶,医生却说这是回光反照,大家都沉默了。我强忍住泪水扑到奶奶身上,我惊讶地看到,奶奶长满老茧的手中握住一个长满黑点的芒果,她是那样用力地握着,浑浊的眼中充满了不舍。妈妈告诉我,是她把我得到第一名的消息告诉奶奶的,奶奶一直说要奖励我一个芒果,临上医院时还把这个芒果带来了,说要亲手奖给我。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奶奶,你会好起来的,你不要离开我!”我带着哭腔叫道,心里像被刀割了一样,泪水倾盆而下。
    “奖励……奖励……芒果……”奶奶喃喃道,无神的眼睛透出一种只有我才能读懂的慈爱,接着用尽全身的力气,颤颤抖抖地把芒果放到我手中,并紧紧握住我的手,“好……好……读书……”奶奶沙哑的声音只有我才能听到。我一个劲儿点头,泪水在眼中翻滚着。
    忽然,奶奶松开发手,轻轻闭上了眼睛,此时,我地泪水拼命地涌出来,嗒嗒地打在手上,打在芒果上,这个斑斑点点的芒果,我感觉到它是那么的沉重,望着奶奶恬静的脸,我默念,“会的,我会好好读书!”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芒果,那是一个最好的奖励!
    又是一个夏季,芒果又熟了,那一个个金黄的芒果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芒果的香味越来越浓,正如奶奶的爱,那是奶奶给我的最好奖赏。
    点评: 这是一篇写得非常成功的考场记叙文,感动人心,催人泪下。文章写了考生假期到奶奶家玩,想吃芒果,可是芒果未熟,奶奶激励孙子,说是如果孙子考个第一就奖励一个芒果。没想到,此次一别竟成生死之决。再次见到奶奶时,奶奶已成大去之人,只是奶奶临死前还念念不忘要奖励孙儿一个芒果。这让健忘而没有把考了第一的消息告诉奶奶的考生更加内疚,泪如雨下。文章对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把握得很好,叙事流畅,构思新巧,紧扣“最好的奖赏”写作,芒果既是奶奶给“我”最好的奖赏,也是奶奶浓浓爱心的信物,文中在写与奶奶诀别之时给“我”芒果的细节写得非常生动,行文曲折有致,令人睹物思亲,情不能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