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基础与阅读训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拗过去(ào) 和蔼(?i) 渊博(yuān)腊梅(là) B.锡箔(báo) 后窍(qiòo) 缠络(luò) 覆盆子(fù) C.绅士(shēn) 戒尺(jiè)收敛(li?n) 鸣蝉(chán) D.白颊(xiá) 蜈蚣(gōng) 闰土(rùn) 宿儒(sù) 2.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 )(2分) A.菜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确凿(明确、真实) 轻捷(快、迅速) 敛在盒子里(收拢) B.鉴赏(欣赏) 人迹单至(足迹、脚印) 秕谷(不饱满) 方正(正直) C. 宿儒(老的) 人声鼎沸(铜铸的锅) 缠络(缠绕) 博学(丰富) D.渊薄(广) 倜傥(潇洒、不拘束) 琳漓(形容畅快) 质朴(品质) 3.选词填空(4分) (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A.欣赏 B.鉴别 C.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3)叫我名字的 (A.陌生 B.生疏 C.生僻)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4)其中似乎 (A.确实 B.确凿 C.的确)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15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批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 1.在文中空白处填人恰当的动词并指明其作用。(3分) 2.为什么在冬天的百草园拍雪人和塑雪罗汉是不相宜的?(3分) 3.根据文中所说,捕鸟需要什么条件?(3分) 4.这段文字叙述的重点是什么?(3分) 爸爸的花儿落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摘下(zhāi) 遮盖(zhē) 麻渣(chā) B.玻璃(lí) 皱眉(zhòu) 栅栏(shān) C.蒲公英(pú) 徘徊(huí) 包袱(fu) D.赖床(lài) 抽屉(tì) 石榴(liu)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将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 B.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寂静,没有声音。) C.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D.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3.填人下列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英子,不要怕, 什么困难的事, 硬着头皮去做, 闯过去了。” A.不管 只有 才能 B.不论 只要 才会 C.无论 只有 就 D.无论 只要 就 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爸爸打“我”并且逼“我”去上学是因为爸爸认为家庭的振兴要靠“我”将来谋得一个好的职业来实现,所以“我”从小就要学好知识。 B.“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一句概写爸爸的责罚对“我”产生的影响: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C.“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D.“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这一句,形象地写出“我”急于回家的心情。 二、整体感悟(13分) 1.文章的标题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 。(4分) 2.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 ,贯穿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 ,二是 。(6分) 3.通读全文,说说“我”性格上有什么变化?(3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3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 ……………. ……………..(见课本20—21页)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在文中的“□”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说明其作用。(3分) 2.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2分) 3.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分) 4.当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时,长大的“我”却看到“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找出上文中与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2分) 5.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分) 丑小鸭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安徒生——______________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8篇,有《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文学常识。童话是___________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幻想和_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课文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B.文中的丑小鸭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强权要敢于抗争。 C.文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而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D.这篇童话事实上可以看做是安徒生的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6.选出给下列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 )(2分) (1)“听着,朋友”,他们说 “你丑得可爱……” (2)“你是什么人呀?”他们问口 (3)于是雄猫说口“你能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吗?” A. ,。: B. :。, C. 。。: D. , 。, 7.把下列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写出来 ①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②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 ③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 ④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 ⑤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致于完全冻结成冰。 ⑥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22分)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 ……….. (见课本P30——31)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1.第1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2分) 2.试根据文中“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几句话的意境,写出一首唐诗来。(4分) 3.选文中描写春天的句子非常优美,试画出来,并依照这种描写方法描绘一下你眼中的的秋天或夏天。(6分) 4.联系全文,说说丑小鸭为什么宁愿被弄死也要飞向白天鹅? (4分) 5.说说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并谈谈自己的感想。(6分) .诗两首(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国)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对本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______________是一位独具风格的______________(国)现代诗人。他吟唱着20世纪的音调,又接近于传统诗的诗体;他的诗富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同时又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悲伤(bēi 忧郁(yù)普希金(p? 瞬息(shùn) B.怀恋(liàn)伫立(zhù)涉足(shè)丛林(cóng) C.萋萋(qī) 幽寂(jì) 诱人(yòu)清晨(chén) D.污染(r?n)延绵(mián 叹息(tàn)脍炙人口(huì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形容草长得衰败的样子。) 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延续不断。)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儿永远向往未来。(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3.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B.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口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B.《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里的座右铭。 D.《未选择的路》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寄寓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29分) (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4分) 2.诗中没写出“被生活欺骗”的具体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哪些是属于“被生活欺骗”的事?请列举出一两件具体的事例。(5分) (二)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见课本P35——36)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3.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分) 4.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4分) 5.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6.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4分) 伤仲永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泯然众人矣 Amín Bm?n Cm? Dmén (2)日扳仲永 Apān Bb?n Cf?n Dbān (3)环谒于众人Ajié Bhè Cyè D?i (4)卒之为众人 Acuì Bzú Czhú Dcù 2.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 B.日(每天)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传一(一个)乡秀才观之 D.从(跟随)先人还家 3.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邑人奇之 D、父异焉 4.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B.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C.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父利其然也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D.彼其受之天也 6.下列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稍稍/宾客其/父。D不能/ 称/前时之/闻。 7.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文: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族的人为主旨。 B.父利其然也。 译文:他的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文:立刻写出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D.邑人奇之。 译文:邻居都很奇怪他。 8.课文标题“伤仲永”中“伤”是 的意思,“仲永”就是课文中的方仲永,作者“伤仲永”“伤”的是方仲永由一个 沦为“ ”的经历,并由此说明的道理是( )(4分) A.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学习是成才的关键。 B.先天的察赋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C.物质利益毁灭人才。 D.乡人称誉使人骄傲。 9.对《伤仲永》一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为一个平庸之人的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对他不加教育和培养。 B.我们从方仲永这个故事要得出这样的教勺11:一个人无论先天条件怎样好,都不能放松后天的学习。 C.“玉不琢,不成器。”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就是用一个神童的悲剧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10.《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字介甫,号 ,北宋时期的 家、 家、 家。(3分) 二、整体感悟(12分) 1.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方仲永最终成为平庸之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谁该为此负责?(3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见课本)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 旁近:邻居(的书具)。 B.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族:团结族人。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文章阐述的道理。D.泯然众人也 众人:一般人,普通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识书具 乡书何处达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 C 不能称前时之闻 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D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从先人还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先叙仲永之奇特,后写仲永之退化,先详后略,先抑后扬,对比鲜明。 B.当父亲拉着仲永去求“利”的时候,也把仲永“拉”进了“众人”的行列。 C.本文以“余”所“闻”“见”为素材组织文章,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本文通过写仲永由神童变为“众人”的过程,提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点的词和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利( )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黄河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哺育(P?)澎湃(pài )气魄(Pò) B.山巅(diān) 狂澜(1án) 屏障(píng) C.浩荡(shāng)浊流(zhuó)滋长(zì) D. 赞歌(zàn)发源(yuán) 宛转(w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赞歌 昆仑 掀起 扮演 B.倾卸 浩荡 臂膀 发源 C.坚强 惊涛 澎湃 中原 D.滋长 哺育 榜样 豪迈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这里是气势的意思) B.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慢帐) D.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 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掀起/万丈狂澜 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二、整体感悟(10分) 1.诗中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3分)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 3.朗诵全诗后,你觉得这首诗是一首直白抒情的诗,还是委婉含蓄的诗?为什么?(4分) 最后一课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惩罚(chéng) 胳膊(gē) 鸟窝(wō) B.征发(fā) 懊悔(ào) 祈祷(d?o) C.宛转(zhuàn) 纵身(zòng) 干脆(chuì) D.皱边(zhòu) 督学(dū) 奴隶(lì)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紫腾 宛转 操练 忠诚 责备 B.礼服 绉边 领结 磨损 口齿 C.摇晃 督学 视查 穿戴 钓鱼 D.晴朗 赚钱 宁可 纵身 戒尺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宛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 B.败仗了,征发了,司令部的各种命令了——我也不停步。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C.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责备:批评指责。 D.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哽:声气阻塞。 4.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地说:“快坐好……”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 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 (3)天气那么 ,那么晴朗! A.柔和 暖和 温和 B 暖和 柔和 温和 C温和 暖和 柔和 D温和 柔和 暖和 6.指出下列破折号的作用(2分) (A.意思转折 B.解释说明 C.声音继续 D.语音间隔) (1)散学了,——你们走吧。( ) (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 (3)败仗啦,征兵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 ) (4)“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 7. 填空。(3分) 《最后一课》体裁是 ,写于1873年,作者是 国作家 。作品的线索是 。主人公是 和 。 8.课文中说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专心画“杠子”的孩子们,这说明( )(2分) A.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B.韩麦尔先生的课讲得太风趣幽默了。 C.金甲虫孩子们玩腻了。 D.韩麦尔先生的激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9. 对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及对主题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弗郎士是小说的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展现的。 B.韩麦尔是主要人物,小说是通过他上最后一课的言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的。 C.韩麦尔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只是一个陪衬,起贯穿情节的线索作用。 D.他们都是主要人物,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他俩的言行、心理描写展现出来的。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8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硬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 。(2分) 2.“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 。(2分) 3.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 )(2分) A.“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 B.因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又传来号声。 C.韩麦尔先生因上最后一课劳累过度。 D.最后一课结束了,德语将要代替法语了,韩麦尔先生无限悲痛。 4.面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残酷现实,韩麦尔先生的极大悲愤、痛苦是通过描写他的 、来完成的。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 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 ) 强迫( ) 6.这里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 7.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8.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 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 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 9.你认为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艰难(jiān) 逼狭(xiá) 崎岖(qí) B. 境界(jìng) 断崖(ái) 险峻(jùn) C. 叠岭(dié) 魄势(bó) 险阻(z?) D. 旅途(1?) 浩荡(dàng) 雄健(jià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B.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山路。 C.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键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 D.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仰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雄健:强健有力。 魄势:气魄和气势。 B.崎岖:形容路面凸凹不平。 景致:风景。 C.趣味:使人偷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逼狭:狭窄。 D.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阻抑:阻挡。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民族精神颂。 B. 课文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 C .课文中作者所说的“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D.课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一句告诉我们: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这种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一样浩浩荡荡,应该有沙漠、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魄势。 土地的誓言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炽痛(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 B.谰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g) C.碾着(zh?n) 辘辘(lù) 丰饶(ráo) D.田垄(l?ng) 污秽(suì) 蚱蜢(zhà)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华林。 B.在热情的默挈里它们彼此呼唤着。 C.故乡的土襄是香的。 D.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亘古:远古 B 族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 C标直:标准直线。 D污秽:肮脏的东西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B.土地是我的母亲。 C.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D.我想起了红布似的高粱。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 还是 或者 总 B. 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不论 即使 还是 总 6.对课文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 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作者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三、课内精彩语段阅读题(20分)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见课本P61)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九一八”十周年写 1.本段再次描写故乡美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2.“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怎样理解“或者我的坟前”这一句?(4分) 3.“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里“污秽和耻辱”是指什么?(4分) 4.文中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5.作者在文末为什么不用“1941年9月18日”,而用“‘九一八’十周年写”? 木兰诗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鞍鞯(jiān) 溅溅(jiān) 啾啾(jiū) B.红妆(zhuānɡ) 霍霍(huò) 可汗(hán) C.唧唧(jī)朔气(shuò)燕山(yān)策勋(xūn)D胡骑(qí) 金柝(tuò) 赏赐(cì) 2.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闻黄河流水(但是)万里赴戎机(奔赴B.出郭相扶将(外城)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C.关山度若飞(度过)愿驰千里足(奔驰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愿为市鞍马(集市) 3.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4.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选自宋代____编的___ __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__ _。 2)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诗句: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9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解释加点的字。 当户理红妆( ) 著我旧时裳( ) 6.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7.“火伴皆惊忙”后的冒号有什么作用? 8.这节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这节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时有好几个场面,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欢乐的气氛 B.木兰喜不自禁的激情 C.木兰见到伙伴时喜剧性的场面 D.木兰对已失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鞍鞯(jiān) 军帖(tiē) 机杼(shū) B.赏赐(cì) 辔头(pèi) 阿姊(z?) C.可汗(hán) 胡骑(jì) 戎机(róng) D.金柝(tuò) 云鬓(bìn) 红妆(zhuāng) 2.选出和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 )(2分)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归来见天子,天子座名堂 C.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D.双兔榜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 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愿为市鞍马(市:买) B.问女何所思(思:思念) C.万里赴戎机(戎机:指战争 D.赏赐百千强(强:强壮)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5.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 )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8.用原文填写横线上的内容。(5分) (1)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5)表现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2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句诗的作用是 。 2.“军书十二卷”里的“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请联系课文内容,再举一例。(2分)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木兰 。画曲线的句子写木兰奔赴前线,一方面写征途的 、行军的 和军情的 ;一方面以 烘托木兰 ,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6分) 邓稼先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ǎn) C燕然(yàn)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悲惨 孕育 锋芒毕露 B宰割 选聘 家愉户晓 C.奠基 颤抖 妇孺皆知 D仰慕 勒功 死而后己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 鲜为人知(新鲜) B.家喻户晓(说明) 至死不懈(松懈) 死而后已(停止) C.当之无愧(愧疚) 截然不同(截止) 锋芒毕露(全、都) D.马革裹尸(皮) 知人之明(眼力) 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 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邓稼先去了, 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 可 就 B.如果 而 竟 C.如果 可 就 D.假使 而 竟 7.文学常识填空。(6分)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 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 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作者 美籍华裔 家,获1957年 物理学奖。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我不能走” ………..(见课本P84_85)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是 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测邓稼先此时的心情。(3分) 3.“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3分) 4.“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浠水(x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 B弥高(ní) 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 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 D赫然(hào)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 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仰之弥高(更加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 B.锲而不舍(刻) 心会神凝(领悟) 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 D.沥尽心血(滴) 警报迭起(屡次)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 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 ,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 B.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 C..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 D.衰弱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 7.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 (3)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 (4)《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 (5)《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 )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见课本P91_92)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文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 和 。(2分) 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音乐巨人贝多芬1.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门槛(kǎn)下颏( kē) 杂乱无章(zhāng) B重荷(hé) 踌躇(chú) 惹人注目(rě) C含蓄(xù)磐石(pán)小心翼翼( yì ) D深邃(suì)喧嚣(xiāo)无可比拟(nǐ ) 2.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荷:荷:背或抗 惹人注目:惹:招引 B深邃:邃:这里指深 杂乱无章:章:条理 C踌躇:犹豫 凌乱不堪:堪:能忍受 D含蓄:指包含 小心翼翼:翼翼:恭敬的样子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 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 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 孤独, 有“永恒”为伴。 A. 既然 却 虽然 但是 B. 虽然 可 固然 然而 C. 虽然 却 诚然 可是 D. 尽管 但 诚然 然而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号,错的打“╳”号 (1)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 ) (2)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因其在音乐史上作用巨大,获得了“乐圣”的称号。( )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 (4)“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一句运用了比喻。 ( )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1)音乐巨人贝多芬, 国作曲家。1798年起听觉渐衰,1820年后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代表作有《 》《 》。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 为原型的。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简陋(lòu) 鉴赏(jiàn )轮廓(kuò)面庞(pang)B荒谬(miù)脚踝(huái)滑稽(jī) 白皙(xī ) C翘起(qià)模样(mó)淹没(mò)散乱(sàn) D气氛(fèn)魅力(mèi 迸发(bèng)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错误、差错) 博学多识(多、丰富) B、琐事(麻烦) 一拍即合(拍打) C、白皙(人的皮肤白) 义愤填膺(胸) D、不约而同(约定) 惊叹不已(停止)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激动起来难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 的记忆力和 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 的事实或两段 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A、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B、惊人 超人 类似 类同 C、惊人 超人 类同 类似 D、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7、文学常识填空。( 11分) (1)福楼拜, 国作家,代表作有《 》等。 (2)莫泊桑, 国作家,被称为 巨匠,代表作有《 》、《 》 等。 (3)屠格涅夫, 国作家,代表作有《 》、《 》 等。 (4)左拉,法国 家,代表作有《 》 等。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卿( ) 当涂( ) 辞( ) 孤( )涉猎( ) 孰( )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3.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 1)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翻译下列各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结友而别。 1、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3分) A、卿(jǐ)今当图掌事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á) C、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肃遂(suì ) 拜蒙母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陈术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反问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见往事耳 何见事之晚乎 B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卿今当涂掌事 卿今者才略 D蒙乃始就学 家祭无忘告乃翁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 6、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译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 C、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 D、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7、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 , (朝代)政治家、 家 (3)、孙权,字 ,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 》《 》《礼》《 》等书。 8、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 社戏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哄骗(hǒnɡ) 闹哄(hōnɡ 起哄(hōnɡ) B. 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 C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jiòu树 旺相(xiànɡ D皎洁jǎo归省xǐnɡ絮xù晌午(sh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胆怯 委曲 C.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 B.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4.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 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5.甲段中加点的“回望”一词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