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就要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④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 A.① ② ④B.① ③ ④C.① ② ③D.① ② ③ ④ 12.比起小学来,中学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老师“盯”得少。“三多”说明中学阶段所学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难度加大了;“一少”说明初中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得那么细了。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①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②逐步养成提前学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③照搬班里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④向古人学习,苦学、死学 A.① ② ③ ④B.① ②C.① ② ④D.③ ④ 二、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13、(每空1分,共10分)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 。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 。 (3)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 。 (4)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 紧密相连;与 紧密相连,与 密不可分。 (5)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 和 。 (6)我们可以通过 和 来认识自己。 14.认真阅读下图(2分) ![]() 请你归纳:对学习压力正确、全面的认识是: 。 15.(8分)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而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时我就生出一种懊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个时光充裕、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 ——摘自冯骥才《哦,中学时代……》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这是因为中学生活能够给予我们哪些成长礼物?(2分) (2)“谁也不能回到过去”,我们应怎样抓住自己的中学时代?(4分) 16、(9分)12岁时,周恩来在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主题是“立命”,即立志。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周恩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周恩来的志向具有怎样的特点?这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 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5分) 三、分析说明题(9分) 17、 小明:只有安分守己地待在学校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就是熟练掌握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 小华:不对不对,学习的含义比你所说的要广泛得多,只要做个有心人,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 小强: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呢?幼儿园?小学?我们什么时候就不需要再学习了呢?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以后?还是…… 运用《学习新天地》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四、实践探究题(16分) 初中生活过得真快,第一阶段的学习就快结束了。在小宁这一阶段的“发展性综合素质报告单”上,有这样一些评价: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请你说说报告单中涉及哪几种认识自己的途径(2分)。 (2)小宁应该学会从哪些方面正确认识自己?(4分) (3)“老师寄语”对小宁的健康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4)小宁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评价?(4分) (5) “昨天的我……今天的我,正在刻苦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明天的我,可能是中国足球队的队员。”这对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启迪?(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