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 解析: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公民有权进行捍卫,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必须依法进行,不可采取非法方式,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应选C。 18.A 解析:我们维权的途径有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两种形式,D项说法错误;诉讼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形式,A项说法正确;刑事诉讼通过追究刑事责任维护权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则不是通过刑事处罚手段追究法律责任,B项说法错误;C项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是错误的。应选A。 19.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加重了食品安全犯罪刑罚是针对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健康权,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应选C。 20.D 解析: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属于政治文明建设范畴,故④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②说法过于绝对,也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21.(1)国家负有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的责任;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流浪儿童送回家”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3)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要保护自己首先要提高警惕,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能轻信别人,积极运用自己的智慧。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②广告词:“重视校车安全,悲剧不再重演”“关注校车安全,关注孩子出行”“确保校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解析:本题以校车安全问题和解救新疆籍“流浪儿童送回家”工作的开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第(1)问从国家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方面回答。第(2)问回答时注意,“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这一句话。解救新疆籍“流浪儿童送回家”工作全面展开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应该是社会保护。第(3)问应从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方面回答。设计公益广告词时,应注意简洁有力,还要紧扣主题。 22.(1)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过程。(2)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容易导致犯罪。(3)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4)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5)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6)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7)我们青少年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抓住漫画中孩子行为性质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一个过程和我们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这两个角度回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漫画内容和教材基础知识回答。 23.(1)李某无票乘车,打了售票员两拳,这是一般违法行为。李某纠集他人将售票员殴打致残是犯罪行为。 (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点:第一,李某的一般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尚未触犯刑法;而李某的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已触犯刑法。可见,一般违法和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同。第二,李某受公安部门罚款处罚,所在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这些都属于行政处分;后来,被人民法院判刑则是刑罚处罚。可见,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第一,李某的行为虽然情节有轻有重,但二者的性质都是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第二,李某的行为有的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有的是违反刑法的行为,但都属于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