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为什么开展整治互联网、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5分) (2)请你评析:有了这种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健康成长。(5分) 思想品德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有规矩、成方圆”古训的理解和认识。A项正确表述了古训的含义,符合题意。B、C两项仅仅是对古训字面意思的解释,没有抓住其内涵,应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应排除。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各项保护。解题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限定性词语“共同”二字。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未体现学校保护的内容,故排除观点①。政府审议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和陕西省开展的专项行动是政府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效举措,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体现,也是政府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切实措施,故②④观点正确,应入选。③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3.B 解析:在防灾减灾安全周,学校开展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进行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可以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①说法正确;这是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②说法错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青少年学到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③说法正确;这样可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④正确。①③④说法是正确的,应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法律的本质、刑罚、法律的特征、宪法等相关知识。①说法明显错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宪法,排除①。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②说法正确。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因此不一定受到刑罚处罚,只有当违法行为的情节与后果达到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③说法错误。我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材料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故④说法正确。 5.D 解析:我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说明我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D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不符;这一做法不是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B项错误。应选D。 6.A 解析:张某因骑摩托车穿越隧道被交警依法进行了相应的处罚的案例警示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A项说法正确。B项做法错误,是不遵守法律的行为。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遵守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项说法错误。 7.D 解析:从陈某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看出,犯罪这个大错是由小的错误导致的,这告诫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①说法正确;违法和犯罪有区别,犯罪行为要受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②说法错误;③说法太绝对,应排除;为预防违法犯罪,必须做到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④说法正确。①④说法正确,应选D。 8.C 解析: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的开通和免费使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①④说法正确;有利于培养高雅情趣,②说法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受教育权的保护,排除③。应选C。 9.D 解析:小刘因抢劫罪获刑,他的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大,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这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故选D。 10.C 解析:法院对小刘作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不是说明法律对未成年人无约束力,A项说法错误;这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C项说法正确;这一做法也没有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项说法错误;这一做法会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D项说法错误。应选C。 11.B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加强自我防范,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培养高雅情趣,远离不良网站,可以让青少年远离侵害,预防违法犯罪,①说法正确;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可以预防违法犯罪,②说法正确;克服猎奇心理可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④说法正确。但是拒绝接触所有网站是不现实的,③说法错误,应选B。 12.B 解析: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保障学生校车安全可以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②正确;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应选B。 13.A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得到赔偿和抢劫犯受到刑罚处罚,说明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①说法正确;公安局抓获一名抢劫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犯受到刑罚处罚,说明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说法正确;这一处罚告诉我们,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④说法正确;③说法与题意无关。应选A。 14.B 解析: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出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允许有特殊公民存在。应选B。 15.C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开始入刑以来,醉驾案例和酒驾案例比上年度同期大大减少,③说法正确;说明了人们更加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①说法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更强了,④说法正确。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C。 16.D 解析: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检察院以危险驾驶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李某某的刑事责任,说明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我国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都进行打击。B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说法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应选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