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析说明题 16.材料一:下面是一个初中生的日记:“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我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可是,我在生活上太依赖父母了,平时除了看书、写作业,父母从来不让我做任何家务。有时候我想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立即制止并让我去学习。从内心讲,我不愿意在生活上再受父母过多的照顾和干预,有时甚至对父母的照顾和干预产生厌烦情绪。但我知道父母是为我的前途着想,他们是为我好,所以我努力地压抑自己,顺从父母的安排。” 材料二:山东某大学大一新生王文韬开学报到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份特殊的行囊——和父母签订的一份数额为1.6万元的借款协议。协议内容是“今王文韬从父母处共借款一万六千元,其中包括高三下半年生活费、学费4000元,高考结束后的驾驶培训费、服装费共计4000元,大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共计8000元。大学毕业后尽快归还。” 王文韬说,这份协议对自己是一种积极的鞭策,时刻提醒自己,父母培养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自强自立的男子汉,没有任何权利乱花钱,去挥霍父母的劳动所得,更促使我始终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1)材料一中这个初中生的父母做得对吗?为什么? (2)你赞成材料二的做法吗?假若是你应该怎么办? 16.(1)材料中父母的做法不对。理由: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父母关心孩子,重视孩子的学习,愿意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但过分的溺爱孩子,什么也不让孩子做,不利于孩子自立,容易造成依赖。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不能承担社会责任。(从其他角度答,只要有道理也行。)(2)①赞成。②注重自己自立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要告别依赖,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自立的人。 点拨:第(1)问考查学生的判断是非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是非标准对材料中父母的行为进行分析。材料中的初中生有自立的愿望,但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能造成孩子的过分依赖,缺乏生活自立能力。第(2)问,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处理方式来回答,但要求从正确的方面来回答。 17.在上海,学校组织学生到离家 20 千米以外的森林公园活动。有一位明智的父亲,他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先教孩子记住从家里到森林公园的路线,再给他一张地图,然后要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去。孩子从来没有单独去过这么远的地方,作为父亲,与其他父母一样,当然也放心不下。于是自己也骑车跟在儿子后面,看到儿子不时停下来看地图找路,自己耐着性子默默地在不远处看着,当儿子埋头骑过公园大门却浑然不知时,也没有叫他,让他自己兜了一个大圈子再回到森林公园门口。虽然迟到了一刻钟。但这是他自己独立到达了目的地。 对这位父亲的做法你有何感想,你认为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你有哪些好方法? 17.要点:告别依赖,走向自立,需要多实践,多锻炼,而且需要父母的支持,比如给予一定的生存压力,父母要狠下心来让孩子早日摆脱依赖,自立自主。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能力提升 一、辨析题 18.(1)最近学校要举办艺术节,妈妈担心参加艺术节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雅参加,但是,小雅考虑了一下最后决定参加艺术节。( ) 理由: (2)18 岁的林晓中专毕业后,在家里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玩牌、看电视。他父亲让他出去找工作,他却说:“我等着你去给我找工作呢。”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