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是同等的 C、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法律的制裁 D、一般违法必然走向犯罪 14、人生既是一道选择题,又是一道判断题,这就要求我们要 A、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B、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C、在各种场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D、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15、小张为了抵制不良的诱惑,他决心不从游戏厅门前路过,他每天上学都绕道而行,小张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是 A、避开诱因法 B、婉言拒绝法 C、联想后果法 D、强行拒绝法 16、小刚喜欢上网,影响了学习和休息,为此,他特意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小刚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是 A、联想后果法 B、请人监督法 C、培养兴趣法 D、专时专用法 17、同学们对网络进行讨论,下列见解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上网和赌博一样,都是不良诱惑 B、对网络听之任之无所谓 C、对网络要有健康的心态,远离形形色色的不健康的东西 D、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就能抵制不良诱惑 18、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说明的道理是 A、违法必定受刑罚处罚 B、一般违法在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C、严重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D、违法犯罪难逃法律制裁 19、作为未成年人,当自己的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正确的做法是 A、敢于斗争,依法维权 B、逆来顺受 C、私下了结 D、以毒攻毒 20、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任何人都不能相信 B、要保持警惕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D、对所有人都要防备 21、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一定犯罪 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定要走向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有2项或2项以上是正确的,共18分)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 A、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B、有效制止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D、使未成年人永远不犯法 23、青少年遇到不法侵害时,可取的做法是 A、答应所有要求,避免遭报复 B、舍身相拼 C、及时报案 D、运用智慧,与其巧妙周旋,同时寻求帮助 24、一般违法与犯罪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青少年应该 A、加强思想品德修养,防微杜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D、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 25、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公民必须按法律要求去做 B、公民应遵守法律 C、公民应有法制观念自觉守法 D、公民应有依法治国的观念 26、中学生李某在放学的路上辱骂低年级学生,他的行为是 A、一般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27、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总是从严重违反课堂纪律、不做作业、贪图享受等到开始的。这教育我们青少年 A、应该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B、违法犯罪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C、坚决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进行预防与矫治 D、应该采用避开诱因专时专用方法,拒绝不良诱惑 (责任编辑:admin) |